津稻1187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津稻1187(1187)

审定编号:津审稻1987003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亲本来源:73-113/台南三号

品种来源:系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于1975以73-113为母本,以台南三号作父本杂交,于1979年选育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株高100-111厘米,杆硬,叶片上举。开张角度小,株型紧凑,穗长17厘米,穗头整齐,活株成熟,转色好,平均穗粒数85粒以上,不实粒5%左右,谷粒金黄,颖及颖壳淡黄色,无芒,千粒重26-27克,米粒半透明,米质优,糙米率81.1%,精米率71.6%,含直链淀粉17%,糊化温度低,胶稠度软,含粗蛋白质9.67%,含赖氨酸0.35%,含粗脂肪3%,适口性好。全生育期165-170天。分蘖力中等,分蘖势集中,成穗率高,抗倒,耐肥性和耐旱性较强,中抗稻瘟病。

栽培要点:①适期播期,稀播育壮秧,在天津地区4月中下旬播种,每亩播量180斤,盐碱地播量200斤,秧令40-45天,壮苗带蘖移栽。②合理密植,每亩2-2.5万穴为宜,污水区适当稀植,株行距6*4或7*3寸,每穴栽3-5株。③施肥:底肥每亩粗肥3-4方, 过磷酸钙100斤,及时追肥,栽秧后6-10天即可追肥30-40斤硫铵,促其早生快发要求前重,中控、后轻,追施总量掌握1000-120斤硫铵。④灌水:清水区要求浅水插秧,寸水保苗后浅水灌溉,分蘖盛期适当烤田,每亩穗数达到35万后要控制无效分蘖,切忌后期大水猛灌造成繁茂贪青。污水灌区,分蘖后期最好间歇灌溉。⑤防治病虫害: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防止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7月中旬后注意防止稻飞虱等害虫。

产量表现:1982至1983年,四年品比试验,平均增产14.7%,1982年开始在东郊、西郊肥水条件好的地区生产示范,产量均在500公斤以上。

适应范围:天津市各稻区均可种植,用于春稻插秧。

备注:

1987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