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罗堕尊者伽伐蹉尊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为十六罗汉中的第一、二罗汉果。十八罗汉即由十六罗汉果演变而来。本堂水陆画中的十六位尊者为佛的弟子,受佛的嘱托,常住世间,不入涅盘,受世人供养并为世人种福田。据唐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带回的《法经记》说,庆友尊者在涅盘时将住世十六位大阿罗汉的名号告知众生,十六罗汉即广为流传。到了清代,世人在为十六罗汉造像时,出于尊敬,将庆友尊者及玄奘大师加进去,于是,十六尊者即演变成十八罗汉,只是后两位罗汉果名号时有变化。清乾降年间,由乾隆帝钦定,将十七、十八罗汉定为降龙罗汉果和伏虎罗汉,二八罗汉名号才最终确定。本堂水陆画画于明代中期,当地政府时,尚未有十八罗汉之定论,故只画十六罗汉。

到清代,罗汉的传说有了演变。据说,跋罗堕尊者原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出家成道后,常骑鹿回宫,劝导国王出家,并用种种比喻说明欲念之可厌,终于说动国王让位给太子而出家,故世人俗称他为“骑鹿罗汉”。

伽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的一位雄辩家。有人曾问他:“什么是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的快乐谓之喜。”又问他:“什么是庆?”,他说:“不由眼耳鼻口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庆。比如诚心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故世人又称其为“喜庆罗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