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二氧化镎】(neptunium dioxide)

化学式NpO_2,分子量269.05。淡黄色或褐色粉末,不吸湿,具放射性。比重11.11。在空气中极为稳定,不溶于水和酸,加热至100℃时可溶于浓酸,在有溴酸钾一类氧化剂存在下,溶解速度加快。可由多种镎的化合物(如氢氧化物、草酸盐、硝酸盐、8-羟基喹啉盐等)在600-1000℃时热分解制得。

长期以来,二氧化镎(NpO2)的奇异磁性一直未能得到科学的解释。近期,德国和意大利的科研人员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二氧化镎的奇异磁性可能源于原子间形成的磁32极矩。该科研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物理学评论快报》杂志上。上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科学家发现,多电子原子的联合,特别是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在低温下具有完全与普通偶极矩不一样的自发磁性;同时,在超铀元素组成的二氧化镎中形成了自发磁性的磁偶极矩、磁4极矩极少。为了探索这些物质的磁性形成机理,德国和意大利的科研人员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惊人的结论:磁偶极矩、磁4极矩,甚至磁8极矩不是二氧化镎的磁性来源,其奇异磁性来源于第五级磁多极矩,研究人员按照顺序命名为磁32极矩。

科研人员还表示,二氧化镎的这种奇异磁性能否有“用武之地”还很难说,但至今在物理学中还没有发现有如此高的磁多极矩引起磁性的实例。当然,也不排除如此复杂磁性系统中出现新的磁性类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