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衣业
香港制衣业
香港制衣业,是香港经济的重要命脉。 香港制衣业有纺织和成衣。
历史
· 1949年,上海等人材及资金都大量南来香港定居及发展。
· 1980年代工业生产是黄金时期,由生产供应香港本土,转供欧美加大市场。
· 2004年出口总值还有700亿港元,占香港产品出口总值超过50%,而转口货值有超过2,700亿港元。
· 2005年1月1日,纺织及成衣业配额制度正式撤消。这表示香港的纺织成衣产品,可以自由出口至包括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等欧美加市场。
· 香港企业家早已到中国华南地区,尤其珠江三角洲投资设厂,善用当地的人力、土地及优惠政策,进行加工贸易,而香港作为采购、设计、市场推广等业务,令香港转型为制造业管理、协调及支援中心。
相关
· 香港入口无关税或非关税的限制
· 原料和半制成品供应自由
· 香港企业可善用CEPA零关税优惠,抢先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 分销、批发零售
· 香港品牌
· 工业贸易署时装业网站
· 中小企业支援与谘询中心时装业图书角
· 香港制衣业总商会
· 工商及科技局
· 邓达智
· 理工学院时装及成衣课程
制衣业现况
自六十年代初以来,制衣业一直是制造业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工业。直至一九九八年,制衣行业仍然是雇用最多雇员(62333人)及出口总值最高(8.7亿)的行业。
随著香港经济不断转型,制衣业正走在这转变的前端。中国内地开放经济,令香港制衣业得以突破这些限制,不少港商户纷纷利用这个机会,将生产网络伸展至中国 内地,利用中国内地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的供应,提高香港制衣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使香港制衣业受惠。三十年前,香港的成衣生产商只停留 於简单的制衣加工程序;时至今日,制衣行业不但逐渐迈向高档市场发展,并且引入高增值的技术,故此令香港制衣业能保持世界上的一定地位。不少外国的高档百 货公司均有售卖由香港设计师设计的高价时装,例如 Vivienne Tam。同时,很多世界著名设计师的时装也是在香港制造,例如DKNY部分产品亦是在本港制造。这是因为本港制衣行业向来以富经验,高技术及灵活见称。业 内在对品质重视之馀,又能准时及快捷地交货,因而在海外享有制造优良衣物的声誉。
在一九九七年,香港仍然是紧随中国後第二大成衣出口市场。主要出口到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美国,英国及德国等地区。
由於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影响,香港一九九八的总出口明显较去年逊色,下降达四个百分点。其中主要原因是成衣转口及中国本土生产出口下降,不过最值得鼓舞的是本地出口仍然上升四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