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发音】

shī zhī hao li,miu zhī qiān lǐ

【近义词】

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解释】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谬:差错。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示例】

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变成弄臣。这一来,真是“~”了! ◎闻一多《屈原问题》

【语法】

复句式;作分句;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

《谈“从菜篮子看形势”》:“站在自家门口只注意一面。会招致~的结果。”

也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谬”不读miao。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