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项圣谟大树风号图
【名称】明项圣谟大树风号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图轴,纸本,设色,纵:115.4cm ,横:50.4cm。
此图是一幅寓意怀念故国的人物画,作者原是用南北朝时庾信《哀江南》赋的词意“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创作此画,表达亡国哀思。图中近处陂陀上古树一株,参天独立,树下一老人携杖背向而立,仰首遥望远处青山和落日余晖,徘徊行吟,似不忍离去。图右上作者自题七言绝句一首:“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随同旦莫(同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此画的主题是大树和老人,背景为一抹苍茫空蒙的远山,山峦逶迤跌宕,荆棘杂草丛生。画家用浓重的笔墨刻画大树,画中大树参天而立,主干粗壮挺直,有刚强不屈之势,枝条繁密横生,蟠曲虬劲,虽树叶尽脱,却显得气势非凡。树下老者拄杖而立,面容清俊,遥望远山和余晖,徘徊沉吟,似有满腔心事。传达出一种沉穆、凝重、悲愤、孤寂和苍凉的气氛。全画构图别致,在视觉上故意营造一种既苍劲又独立不移的稳定感。本幅有画家自题: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随时旦莫,不堪回首望菰蒲。从诗中可知,树下的老人就是作者在一定历史背景中的自我写照。画中那棵大树的树中虽都飘零罄尽,但枝干却傲然挺立,潜藏着一种不可屈服的巨大力量,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艺术表现形式。读画人看到这棵迎风而立的老树,大有抚今追昔,令人难忘之感受。1644年明王朝覆亡,清军进关占据北京,次年农历五月,清军渡过长江进入南京。同年农历的闰六月,清军攻陷嘉兴府城,项圣谟的堂兄前明蓟僚守备项嘉谟不愿降清,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妾跳水自杀了。项圣谟的家里遭到掠劫,半为践踏,半为灰烬,项圣谟自己则逃到浙江桐江避难。了解到这一背景,不但使我们清楚地知道项圣谟在时后创作《大树风号图》的经历,而且也理解到作者在这一诗、画作品里,何以表现出如此沉郁、孤寂、感怆的思想情绪。从中亦看出他对明王朝灭亡是如何的伤感及他对明王朝忠诚不二的心迹。
《大树风号图》刻划入神,环境布局、人物点缀都十分得当,处处充满诗意;再加上画面题计,使读者对画的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是它流传百世以后,仍旧是听之有声,思之成咏的原因之一。据倪墨炎著《鲁迅旧诗探解》(上海书店出版)介绍,鲁迅先生曾两次将项圣谟的这首题画诗写成条幅送给友人。第一次是在1934年4月10日,寄赠给南宁博物馆,鲁迅在此条幅上题跋云:“偶忆此诗而忘其作者”。第二次是1935年12月5日, 赠给杨霁云的。杨霁云为常州人,因编《集外集》与鲁迅有联系。此条幅上的题跋是:“此题画诗忘其为何人作,亥年之冬,录应,霁云先生教。”据查证,鲁迅于1913年2月12日曾购得《神州大观》第一集,此集中就收有项圣谟《风号大树图》。20多年后,鲁迅想起了此画及题画诗,可见其印象的深刻。诗中虽有两处笔误,但也无伤原诗意境。笔误之处是原诗“西山”写作“沧溟”,“短策”写成“杖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