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和顺府

柳荫街里王府家宴

店面视频:屏风、宫灯、琵琶女、厅堂、乐台、贝勒府……推开和顺府的大门,好像不小心闯进了清朝宫廷剧的摄影棚。

十全大补汤,温香可口。红烧五头鲍,软糯弹牙。喝过浓汤嚼过鲍鱼,这时端上来的一盅豆苗汤,清香满口且巧妙的化去前菜的油腻,恰到好处。蔬菜一道真素一道假荤。假荤是佛手一指禅,就是素香肠,几可乱真。真素为炒芦笋,颜色翠绿,入口香味浓郁,口感和味道都优于平常吃到的芦笋。一打听,这里的美味是宫廷素食高手的杰作,这道炒芦笋其实是用蒸的方法收汁入味,所以口感好味道浓。

不知道清朝的贵族是不是特别爱喝汤,当晚居然上了第三道汤——各种时鲜菌类熬制的草八珍,很好吃,也就不觉其多了。

与众不同:这家酒楼只有餐标(人均消费标准)没有菜单——和顺府按照清朝的官制和相应的补子图案,分为仙鹤宴、麒麟宴、锦鸡宴、狮子宴、孔雀宴、豹宴等文武九品18宴,人均消费200元至2200元,每次都是按照时令变化,参考客人的人数、年龄、籍贯、口味习惯,由厨师长按照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不同的冷盘热菜和甜点。

挑刺:和顺府藏得太深——虽然能停几十辆车,可是门前的柳荫街道路并不宽敞,门脸也不起眼,不注意很容易错过。冷盘是酱牛筋、水晶带鱼等四凉菜和莲花酥、芝麻凉糕等四点心一起合成的一个大圆盘。每碟单品味道都好,但是凉菜的咸香和点心的甜香一起入口,略显冲突。

爱心提示:每位食客可以在和顺府建立自己的口味档案,以后光临服务员将根据您的饮食习惯,调整菜品的味道。

轶事:没想到,和顺府的原址200多年前就是一家酒楼——龙海轩,因为与和珅家(现恭王府)一墙之隔,所以成了这位权臣宴客之所。不过什刹海地区藏龙卧虎,据说住了十几位王爷,乾隆晚年和珅担心树大招风,不太愿意出府用餐,改为从龙海轩叫外卖。和顺府开业之初,就没有固定菜系,而是邀请来四位擅长鲁、粤、淮扬、宫廷素食的特级厨师,根据故宫中的御膳档案,开发了独特的根据节令不同变化的王府家宴。

路径:柳荫街甲10号程胜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