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式装甲输送车

国别奥地利
名称潘德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PandurWheeledArmouredPersonnelCarrier
研制单位施泰尔-戴姆勒-普赫公司
Steyr-Daimler-PuchAG,AT
现状完成研制;如有订货,可以生产
概述
该车是奥地利施泰尔-戴姆勒-普赫公司投资研制,1985年展出样车,1986年完成第一批6辆预生产车型。基型车的驱动型式为(6-6),也可生产(4-4)和(8-8)车型,它们都广泛采用民用汽车部件,试验后,已通过奥地利陆军鉴定。
结构特点
该车车体为焊接钢板结构,车体低矮,能防7.62mm穿甲弹射击。必要时增厚装甲,车前可防12.7mm或14.5mm枪弹。驱动型式为(6-6),战斗全重12t,2名乘员,可载8~10名步兵。
驾驶员位于车前左侧,有1个向左打开的单扇舱盖。舱盖前面有3个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成被动夜视装置。车长位于驾驶员后方,有类似的舱盖,使用3个潜望镜观察。载员舱在车后,有4个顶舱盖,每侧两个,舱盖在中央铰接,能垂直打开并锁住。必要时载员舱两侧各开两个球形射孔并有观察镜,步兵可在车内瞄准和射击。车后有两个后门,便于步兵上下车。
发动机位于驾驶员右侧,为施泰尔WD612.75型6缸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传动装置采用阿里逊(Allison)MT-653DR型带液力变矩器和闭锁离合器的全自动变速箱。发动机的进、出气口位于车顶,排气管在右侧。包括发动机、传动、冷却和通风系统的整个动力装置可在30min左右取出。
该车一般公路行驶采用(6-4)驱动型式,为提高牵引力,在崎岖路行驶可换成(6-6)驱动型式。各驱动桥差速器和中央差速器均能闭锁。第一和第二车桥有转向助力装置。3个车桥都装独立悬挂,第一、二车轮位置安装螺旋弹簧,第三车轮位置安装扭杆。各轴间距离相等,因而负荷分配均匀。轮胎安装中央充放气系统,驾驶员可根据路面情况在行驶中调节轮胎气压。
车体后部两侧各装直径430mm的喷水推进器,可水上行驶,为提高水上航速,采取平滑车底,减少水中阻力。
车顶可装旋转平台,安装多种武器系统。地面车型安装的炮塔武器重量最大可达2300kg;水上车型炮塔武器重量不大于1900kg。座圈直径最大为1600mm,炮塔吊篮的最大直径为1300mm、深度为1000mm。
制式设备包括三防装置、加温器和动力舱、战斗舱内的火灾探测与灭火装置。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1.机械化步兵战车(MICV127)
在炮塔上安装1挺12.7mm机枪。
2.装甲侦察车(AVR)
安装双人炮塔,有20mm机关炮(AVR20)。
3.装甲侦察车(ARSV4/250)
安装T-25型双人炮塔,有25mm机关炮。
4.装甲侦察火力支援车(ARFSV90)
安装双人炮塔,有1门90mm火炮。
5.81mm自行迫击炮(AMC81)
安装双人炮塔,有1门汤姆逊-布朗特(ThomsonBrandt)81mm迫击炮。
6.自行高炮(SPAAG2-20)
安装双人炮塔,有双管20mm机关炮。
7.救护车(AAMB)
该车无武器。
8.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潘德装甲车族——
机械化步兵战车(MICV127)——
装甲侦察车(AVR20)——
装甲侦察车(ARSV4/250)
潘德(pandur)(6-6)——火力支援支(ARFSV90)——
81mm自行迫击炮(AMC81)——
自行高炮(SPAAG2-20)——
救护车(AAMB)——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性能数据
型号潘德(Pandur)
乘员+载员2+8~10人
驱动型式6-6
战斗全重
地面车型12000kg
水上车型11300kg
净重8600kg
单位功率12.87kW/t
车长5.697m
车宽2.500m
车高(至车体顶)1.810m
车底距地高0.420m
轮距2.134m
轴距1.530+1.530(m)
接近角45-
离去角45-
最大速度
公路105km/h
水上9km/h
公路最大行程650km
涉水深1.2m
浮渡能力有(水陆两用型)
爬坡度70%
侧倾坡度35%
攀垂直墙高0.5m
越壕宽1.2m
最小转向半径8m
发动机
生产公司施泰尔(Steyr)
型号WD612.75
类型6缸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154.41kW(210马力)
/2400r/min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阿里逊(Allison)
型号MT-653DR
类型液力机械传动,带液力
变矩器和闭锁离合器
前进档数5
转向装置类型ZF动力助力
悬挂装置类型独立式,第一、二车轮
位置有螺旋弹簧,第三
车轮位置有扭杆
轮胎规格12.5-20
制动装置类型
主制动器气动控制,盘式,双管路
停车制动器鼓式,作用于传动输出轴
车轮垂直行程150mm+150mm
电气系统电压24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