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黄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白花黄耆

简介科中文名 蝶形花科

科拉丁名 Papilionaceae

属中文名 紫云英属

属拉丁名 Astragalus

种中文名 白花黄耆

种拉丁名 Astragalus leucocephalus R. Grah. ex Benth.

其它俗名

国外分布 克什米尔地区; 喜马拉雅山地; 巴基斯坦; 尼泊尔西部; 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地区; 印度北部

生境 干旱河谷, 沟边, 山坡草甸

低海拔 3000

高海拔 3800

是否中国特有 否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西南省分布 西藏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数厘米至10余厘米,具短缩而分歧的地下茎。地上部无茎或具极短的茎。奇数羽状复叶,具4-6对小叶;托叶下部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卵状三角形,膜质,密被长柔毛;小叶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有时为披针形或近椭圆形,长8-18毫米,宽l.5-6毫米,先端稍尖、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表面无毛,背面伏生白色短毛。花序近无梗,通常每叶腋生2朵花,密集于叶丛基部如根生状,花白色或稍带黄色;苞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5-9毫米,被白色长毛;萼筒状钟形,长8-10毫米,萼齿披针状线形或近锥形,为萼筒的一半长至近相等,密被开展的白色长毛;旗瓣长圆形,顶端微凹,中部稍缢缩,中下部渐狭成爪,两侧成耳状,长20-26毫米,翼瓣长18-21毫米,龙骨瓣长17-20毫米,翼瓣及龙骨瓣均具细长爪;子房无柄,有毛,花柱细长。荚果小,卵形或有时倒卵形,基部圆形,先端具喙,l室,长4-5毫米,通常包于萼内,后期萼脱落,幼果密被白毛,以后毛较少;种子通常2粒。花期5-6月,果期6-8月。

分布生于砂质草地、草原、向阳干山坡或路旁等处。产于吉林省双辽县,镇赉县;黑龙江省安达市萨尔图,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满洲里市,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赤峰市。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