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亦称“甲虫”。我国古代所称的“五虫”之一。始见于《大戴礼记·易本命》。

按介、甲同义,为甲壳之意。故本指有甲壳的虫类及水族(如贝类、螃蟹、龟等)。也泛指除鳞、羽、毛、倮之外的其它动物。

龟为介虫之长。

甲壳动物亚门的一纲。为具双甲壳的水生无脊椎动物 。身体很小,体长一般不超过0.5毫米,最大达23毫米。头胸甲由两瓣介壳构成,整个身体完全包被在壳瓣内,壳瓣主要为钙镁质或几丁质,两性异形。左、右两壳瓣等大或不等大,大壳常沿边缘包覆小壳。壳体侧视卵形、肾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壳面光滑,或网纹、具沟、隆起、脊、瘤、眼结节、卵育囊等;有些种类前端或前腹部具喙及凹痕。铰合构造无齿,或具各类型齿。身体分节不明显,末部向腹面弯曲,末端具尾叉。形状随种而异。附肢最多不超过7对。多数无鳃,少数具片状鳃。肛门多数开于尾叉背面。多数具单眼。雌雄异体。多数种类雌性的卵产出后藏于身体背面两壳之间,有的直接散布在水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