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土
夏、商、周的监狱通称为“圜(yuán)土”。圜土是监牢的形象名称,在地下挖成圆形的土牢,或在地上围起圆形土墙,以监禁罪犯,防止其逃跑。《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圜土”。芬是少康的孙子,是启以后的第七位夏王,这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非常尖锐,芬作圜土,就是以此囚禁反抗者。 《周礼》记载,西周设“司圜”之职,“掌收教罢民”。“以圜土聚罢民”,可见司圜是专设的管理“圜土”的官员。
夏、商、周的监狱通称为“圜(yuán)土”。圜土是监牢的形象名称,在地下挖成圆形的土牢,或在地上围起圆形土墙,以监禁罪犯,防止其逃跑。《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圜土”。芬是少康的孙子,是启以后的第七位夏王,这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非常尖锐,芬作圜土,就是以此囚禁反抗者。 《周礼》记载,西周设“司圜”之职,“掌收教罢民”。“以圜土聚罢民”,可见司圜是专设的管理“圜土”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