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经穴别名,即彧中。

[释名] 彧,意为文采、茂盛。肺为文郁之府,穴居胸部与肺相关,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位置] 胸部正中线(华盖)旁二寸,第一肋间隙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输府下一寸六分陷者中”;《循经考穴编》:“合华盖旁开二寸”。

[局部解剖]

肌肉: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内肌。(深层为肺脏)。

神经: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一肋间神经;皮下有锁骨上内侧神经。

血管:第一肋间动、静脉。

[功效] 利气、平喘。

[主治]

古代记述:咳逆上气、涎出多唾、胸胁支满、呼吸喘悸坐不得安、呕吐不食。

近人报道:胸膜炎、肋软骨炎。

[方例]

咳逆上气、涎出多唾:彧中、石门。

[刺灸法] 横刺0.3~0.5寸,不可深刺。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或中穴位于人体胸部,在“俞府穴”正下方,下一肋间隙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