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龈交

龈交穴 Yín jiāo(DU28)

〔释名〕

穴位于唇内上齿龈与唇系带连接处,又为任、督两脉之会,故名。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出处〕

《素问·气府论》。

〔位置〕

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连接处,张口取之。

《针灸甲乙经》:“在唇内,齿上,龈缝中 ”

〔局部解剖〕

肌肉:上唇系带。

神经:上颌神经的上牙槽前支。

血管:上唇动、静脉。

〔类别〕

交会穴:《素问·气府论》王冰注:督脉、任脉二经之会;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故《奇经八脉考》补充作:任、督、足阳明之会。

〔功效〕

开窍,明目。

(主治〕

古代记述:目痛不明,鼻中息肉不利,鼻头额痈中痛,面赤,心烦痛,颈项急不得回摄,口不可开,骨槽风,痉,烦满,寒热,口僻,癫狂,齿间出血。

近人报道:痔,急性腰扭伤。

〔方例〕

口僻:颧髎、龈交、下关。

口噤不开引鼻中:龈交、上关、大迎、翳风。

颈项急不得顾:风府、龈交。

〔刺灸法〕点刺出血,禁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