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紫宫 Zǐgōng (RN 19)

类属中医腧穴。

类别任脉腧穴。

定位取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仰卧取穴。

局部解剖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功效宽胸止咳,清肺利咽。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胸胁支满,胸膺疼痛,心烦,喉痹咽塞,吐血,呕吐痰涎,饮食不下。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结核。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临床应用1)治咳逆上气,心烦∶紫宫,玉堂,太溪(《千金方》),有补肾纳气作用。

2)治喉痹咽塞∶紫宫,廉泉,天突。

3)治咳嗽气喘∶紫宫,肺俞,风门,天突。

备考〖穴义〗任脉气血在此化为温湿水气。

〖名解〗紫,色也,由红和蓝二种颜色合成,此指穴内的天部之气既有一定的温度又有一定的水湿。宫,宫殿也,指穴内气血物质覆盖的范围较大。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化为温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玉堂穴传来的阳性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降而为天之中部的温湿水气,其水湿云气所覆盖的范围较大,故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中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任脉传于华盖穴。

〖功能作用〗散热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