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

简介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是在丁石孙、朱光亚、师昌绪等29位国内科学家和杨振宁、陈省身、丁肇中等25位海外科学家的发起和倡议下,于1999年5月,经李鹏、李岚清、温家宝等领导同志批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科技公益基金组织。国家科学技术部为业务主管部委,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委托管理单位。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的成员由热心国际科学交流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其中有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等。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的宗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与交流,宣传和扩大中国科学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引进和介绍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发现和培养人才,奖励突出贡献者,促进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普文化教育事业。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团结广大科学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密切联系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学事业的海内外团体、企业和人士,筹集资金,接受捐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实现国家“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致辞人类进入21世纪,翻开了纪元史上第三部千年史册。在这场跨越千年史册的巨大变革中,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工业时代迈向信息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然而,体现了人类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信息技术,不断地在创造着财富的同时,也在逐步拉大不同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横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是巨大的“数字鸿沟”。

据统计:目前,美国已有95%的中小学联上了互联网,而中国每年只有15%的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有68万所中小学,其中78%分布在农村,拥有电脑的学校微乎其微。当数以千万计的城市人享受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时,农村人口正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为实现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围绕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按照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设立“同在蓝天下,让所有孩子接受现代信息教育”专项公益项目。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以弘扬科学精神,服务国家科技事业,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宗旨。为实现上述目标,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倡议,“建设信息教室,在乡镇中心小学有步骤的全面实施信息教育计划”,希望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这项公益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官方网站

http://www.isefc.com/

春雨工程

科基会于2004年6月在北京成功召开了全体代表大会,200多名海内外科学家及理事单位代表一致呼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从孩子抓起,倡议实施“春雨工程”,意在科技援助站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科基会学科专业委员会组建科技教育普及、科技交流合作和科技援助互动网络,使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有步骤的实施科技援助信息计划,避免出现信息时代的“新文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春雨工程是在科技援助站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学科专业委员会组建科技教育普及,科技交流合作和科技援助互动网络,使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有步骤地实施科技援助信息计划,减少出现信息时代的“新文盲”。

春雨工程形象大使

吴小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