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刘立辉

西南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男,1964年重阳节生,四川省南充人,北京大学博士,现为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教研室主任。曾在《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国语》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二十世纪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圣经文学研究等。

主要科研成果论文:

1. 《四个四重奏》的文体特征。《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2. 艾略特诗歌中时间观念的嬗变。《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3. 《四个四重奏》的时间拯救主题。《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4. 《四个四重奏》引语解读。《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

5. 作为话语形式的诗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6. 弥尔顿的诗学观。《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7. 弥尔顿早期诗歌的神秘主义倾向。《国外文学》2001年第2期。

8. 弥尔顿两首早期诗歌的宗教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

9. 《时间与存在》的后现代意识。《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10. 英语创造教育的目的、范畴和方法。《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11. 《四个四重奏》主题结构研究。《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12. 康拉德:听众与谎言:《黑暗的中心》的叙事结构与阅读效应。《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13. 当代英语诗歌语言的超语义特征。《外国语》1996年第4期。

14. 现代诗歌的叙述结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15. 乌托邦的经验秩序与嬉戏的语言指归:英语后现代诗歌的价值取向。《外语与翻译》1996年第2期。

16. 语境结构和诗歌语义的扩散。《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17. 生命哲学的诗化耗损:有关艾略特《四个四重奏》新探述评。《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1期。

18. 文本o死亡o自我:艾米莉o迪金森死亡诗歌结构形式解读。《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

19. 生命流程的深层意蕴。《名作欣赏》1993年第2期。

20. 马克o吐温的《苦行记》及其喜剧特色。《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专著、教材等:

1.《生命的和谐:斯宾塞〈仙后〉内在主题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2.《综合大学英语(英语专业精读)》第五册(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3.《CET-4作文辅导》,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

4.《莎士比亚故事全集》(和编),重庆出版社,1998年。

5.《英语教程》(合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主要研究项目1. 主持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斯宾塞诗歌的文化批评研究"。

2. 主持完成电子科技大学青年项目"文体学与英语阅读教学"。

3. 主持完成电子科技大学青年项目"话语交际与文化研究"。

4. 主研教育部九五人文社科项目"英国诗歌与基督教传统"(98JBY75047-99001)。

5. 主研华中师范大学校级项目"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获奖情况1."英语创造教育"(4篇系列研究论文)2001年4月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 北京大学2000-2001学年度三好学生。

3. 北京大学2000-2001学年度华为奖学金。

4. 北京大学2003年度优秀毕业生。

5."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00年11月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学课程1. 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语专业本科生)

2. 文学导论(英语专业本科生)

3. 作家作品研究(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4. 圣经与西方文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