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誉)

(1) ㄩˋ

(2) 名声:荣~。名~。信~。沽名钓~。

(3) 称扬,赞美:毁~。交口称~。

(4) 古同“豫”,欢乐。

(5) 郑码:VDOS,U:8A89,GBK:D3FE

(6) 笔画数:13,部首:言,笔顺编号:4431344111251

〔动〕

(1) (形声。从言,舆(yù)声。本义:称赞,赞美)

(2) 同本义

誉,偁也。——《说文》

誉名美也。——《墨子经》

状古述今曰誉。——《周书·谥法》

君子不以口誉人。——《礼记·表记》

佞誉诬谀。——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誉之则以为忧。——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誉人(称赞人);誉谀(歌颂阿谀);誉叹(赞叹)

(4) 通“举”jǔ。推荐

更相荐誉。——《汉书·贾捐之传》

而列士不誉。——《汉书·匡衡传》

先时荐誉。——《后汉书·宦者传论》

〔名〕

(1) 荣誉,美名

以永终誉。——《诗·周颂·振鹭》

则燕则誉。——《礼记·射义》。注:“言国安则有名誉。”

誉辅其赏,毁随其罚。——《韩非子》

(2) 又如:誉望(名望)

(3) 通“与”yǔ。同类

交众誉多。——《管子·明法》

莫不亲誉。——《荀子·议兵》

推类接誉。——《荀子·臣道》

------------------------------------------------

“誉为”应该是“称扬为”“赞美为”的意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