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闪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蓝闪石
蓝闪石

蓝闪石(Glaucophane)

【概述】Glaucophane是拆自于两个希腊字,原意是指「蓝色的(Bluish)」和「出现(to appear)」之意,与蓝闪石外观相近,故有此意。 蓝闪石是闪石矿物中的一种,是钠、镁和铝的硅酸盐矿物。蓝闪石很常见到。

【化学成分】属硅酸盐类矿物,化学式为Na2Mg3Al2(Si3O22)(OH)2

【物理性质】1.晶系:单斜晶系;

2.习性及矿物集合体:晶体呈柱状、针状或纤维状,也常见集结成细粒块状和石棉状,无双晶;

3.颜色:蓝色系为主,多作淡蓝、紫蓝到深蓝或黑色(含铁愈多时,颜色愈暗);

4.条痕:白至淡蓝色;

5.透明度:半透明;

6.光泽:玻璃光泽至丝状光泽;

7.发光性:无萤光或磷光性;

8.比重:3.1-3.4;

9.硬度:6;

10.解理:在面有完全的解理,解理面交互成56度和124度;

11.断口:贝壳状至不平坦状;

12.脆性或韧性:具脆性;

13.其他物性(磁性、电性或放射性):无。

【产状】在地表受风化作用后可变化为绿泥石、菱铁矿和褐铁矿,蓝闪石的外观有时与角闪石相似,但蓝闪石具纤维状的晶态和明显蓝色,可以作为与其他角闪石之分别。但矿物颜色较深时可用击碎方式以观察内部新鲜之颜色,才能得以分辨。蓝闪石仅能生成于高压低温的变质岩内。

【用途】可做石棉或观赏用途(当蓝闪石表现先为外观特征时称作青石棉,是一种次要的石棉用途;当前述纤维被石英部分或全部置,当中所含的铁亦会被氧化变成金色,使得青石棉原本存在的纤维组织便会发出黄色的猫眼光,经切割后称为虎眼石)。

【产地】产于花莲玉里、瑞穗等地的石英片岩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