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颜敢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名称】犯颜敢谏

【拼音】fàn yán gǎn jiàn

【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出处】唐·刘蕡《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臣诚不佞,有匡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达。”

【事例】是以~之士,恒于君臣之际,而绝不闻之朋友之间。 ★明·李贽《焚书·答耿司寇》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敢于说真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