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乡
1、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曲水乡曲水乡位于江城县东部,距县城65公里,距普洱市212公里。地处东经101°59′-102°20′,北纬22°24′-22°41′之间。东与越南接壤,南与老挝毗邻,西与该县勐烈镇、国庆乡、加禾乡相连,北与绿春县隔江相望,位于三国交界处。国境线长达74公里,其中:中老段7公里,中越段67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7.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9.5公里,全乡总面积588.3093平方公里。
全境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属横断山南部中、低山河谷区。境内最高海拔1875米(十层大山),最低海拔317米(高山村土卡河与李仙江交汇处),高低相差1558米。境内河流属红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绿满河、土卡河、整康坝河、拉珠河、田心河五条。水系均汇入李仙江,流入红河。气候属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年平均气温21.8℃。最冷月12月,气温12.1℃;最热月6-7月,月平均气温22℃。全年无霜。年平均降雨量2260毫米,年平均降雨天数178天。年平均日照1871小时,相对湿度为85%,年均蒸发量为1359.5毫米。
1950年6月成立曲水政府,驻地拉珠,1956年2月区政府从拉珠迁往绿满,1958年成立曲水乡人民公社,1964年改为曲水区公所,1988年成立曲水乡人民政府。驻地绿满。全乡共辖绿满、坝伞、拉珠、田心、龙塘、高山、怒那7个村民委员会,59个村民小组。到2006年末,全乡总人口10343人(注:户数、人口不包含云胶江城分公司、市天骄公司、大唐公司人户),其中:农业人口9551人,非农人口:792人。乡内哈尼族、彝族、傣族、汉族为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15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88.5%,其中哈尼族人口7201人,占69.6%。乡内基础教育设有1所中心校,1所中学。中心校下设5所完小,3个校点。
曲水乡2006年土地面积58830.9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6662亩,其中水田8202亩,旱地18460亩。全乡有林地面积682482亩,森林覆盖率为67.5%。生长有杉椤、思茅松、柏木、红春、杉木、西南桦等30余种乔木和品种繁多的灌木。
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10.53万元,人均纯收入1061元。粮豆播种面积22660亩,粮食总产量528万公斤,人均口粮363公斤。大牲畜存栏11418头,出栏1399头;生猪存栏10644头,出栏6270头。
曲水乡辖区内居住着汉、哈尼、彝、傣、拉祜5种民族。哈尼族、彝族、傣族、汉族为世居民族。勤劳勇敢的曲水乡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中创造了读不完、看不尽、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
曲水乡内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独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居建筑、民族服饰、传统节日、民歌民舞等,丰富多彩。传统民族节日有"哈尼节"、"火把节"。舞蹈阿迷车、嘎尼尼等,乐器有葫芦笙、三弦、吹叶子。哈尼人还喜欢用本民族语言编写种类喜怒哀乐和婚礼娶嫁的曲调。
哈尼族,是曲水乡内数量最多的民族。哈尼族是火一样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民族,被人们称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民族。走进江城哈尼族歌舞之乡---曲水,你定会被悠久深厚的哈尼族文化所感动,定会陶醉在优美的哈尼歌舞中而流连忘返。
2005年9月,曲水乡被列入市级保护民族文化的名录,评为哈尼族歌舞(嘎尼尼、阿迷车)之乡。
多年来,通过政府倡导、民间组织等形式,曲水乡每年都举行大型的"哈尼历年"传统节庆活动,邀请县内外宾客和越南、老挝边民参加,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曲水乡保存和流行的民间歌舞大体分为叙事古歌、仪式歌和山歌;在众多歌舞节目中,《嘎尼尼》和《阿迷车》是历史最为悠久、文化内涵最为深厚、流行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代表性歌舞。
曲水乡境内海拔最高的十层大山,这里是中、老、越三国国界的交汇点,交汇点上有三国共同出工出料修成的国界桩--零号界桩。界桩呈三棱形,三个立面上题刻着三个国家不同的文字。来到此地,背后是中国,左方是越南,右边是老挝,有着“鸡鸣三国”“一脚踏三国”的特殊意义。十层大山山高林密,山顶海拔1875米,山上森林与草场交错分布,从800--1875米,动植物垂直颁布,山脚腰为热带风光,有野牛、野象、绿孔雀、树蕨;山顶为亚热带风光。山腰处有高差数十米的两级瀑布,瀑布两侧绿树成荫,旁边有几棵巨大罕见的活化石-树蕨。一个风光秀丽的风景区,随着海拔的高低不同,生长着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其中不乏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站在山顶,可以同时看着中国、老挝、越南三个国家的山山水水。抓一把土,就是三个国家的汇合土,称之为"一眼望三国"的地方。
曲水区位条件为曲水乡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十层大山、中老越三国界碑、中老1号界碑、陆上的小渔村土卡河边境旅游,从土卡河水路直通越南莱州省、河内。
2、重庆市梁平县曲水乡曲水乡地处梁平县东大门,东接分水,南邻大兴,西依福禄,北接孙家,幅员面积47.43平方公里,人口1.75万,其中农业人口1.71万。
1992年建制调整时,曲水乡由原曲水乡和聚宝乡合并而成。1993年2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乡治所迁址黄泥包。2002、2004年村组建制调整为中丰、宝石、聚宝、长榜、中鹿、曲水、龙山、三合8个村49个组。
区域优势明显,交通发达,318国道纵贯全境,距达万铁路分水站、万梁高速公路出口4公里。乡驻地黄泥包位于318国道上,距梁平城区42公里、万州城区41公里。
境内地处深丘,多页岩土壤。全年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18℃,适合各种蔬菜生产。现有耕地面积15446亩,森林覆盖率24.8%。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迭连,林地面积达25平方公里,退耕还林面积达9800亩,草资源极为丰富,适应各种家畜家禽生长、繁殖。
近年来,通过实施交通、城镇、农业三大产业化带动战略,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乡内拥集镇及三合监狱与国营三合机械厂。城镇功能较齐全,配套设施较完善,新建了曲聚路,油化了连聚路,公路达到组组通,以曲水乡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伞状交通网络已初具雏形。各村、村通电话、通加密电视。拥有二级光纤13公里、电缆干线60公里。已建成教育、商贸、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集镇规模达0.5平方公里,形成了蚕桑、油菜、养殖畜禽、水果、蔬菜五大基地:培育了民营小企业80余家。建筑建材、酿造、油料加工企业和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
商品蔬菜大户24户,利用大户的带动作用已成片规模蔬菜2500亩。已发展蔬菜营销大户5户。年均蔬菜实现产值达200余万元。联片规模种植商品蔬菜5000亩。发展从业人员5000人,业主60人。
曲水乡植物油加工总产值有2000多万元,常年生产桐油1500吨以上。正努力把梁平东部8镇乡建成2万亩油桐基地,与渝东北、渝东南、川北、湘西、湖南、贵州油桐基地建成固定的原料来源。
从80年代开始,曲水乡广种广柑、红橘、李子,面积达2600余亩,建乡、村果园12个,水果成为曲水乡主导水果产业,被誉为“柑桔水果之乡”。近年来,不断改进品种结构,引进太田椪柑、杏水雪花梨、南山立桃、油茶李等新品种,已发展水果种植大户46户,年产水果达5000吨。
畜禽养殖是该乡的传统产业,目前年出栏畜禽达5万头只以上,年均产值打400万元。近年来,已发展业主大户59户,其中年出栏生猪500只以上的大户3户;年出栏鸡、鸭300只以上的大户4户;年出栏2000只肉兔大户2户。已引进波尔山羊、太湖猪、加利福利业肉兔等新品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青蒿叶中提取的青蒿素是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疬疾药。该乡利用退耕还林地播种青蒿2000亩,移栽800亩,加强了对野生青蒿资源的管护力度,为青蒿素厂建成了原料基地。
近年,全乡大兴招商引资之风,树立起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现已引进外资225万元,在三合村建成徐明全碎石厂;并引进台商投资80万元,油化连聚路。昌盛植物油厂和雄英植物油厂稳步发展,以中丰村4组为核心的建筑建材业共有5个预制厂、3个碎石厂、2个砖厂已形成规模,雄英植物油厂已申办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酿造、养殖相结合的民营小企业经济收入增大。合同民营经济产值达1871万元。
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曲水乡曲水镇位于嘉陵区南部,距嘉陵区政府13公里。国道212线纵贯5个村,长10.7公里。嘉陵江流经曲水8个村,河道长21.3公里。水陆交通堪称方便。现辖晴波,钟家桥,和平桥,胜兴,群建,天宫山,群路,明星,千丘田,纪村沟,大生桥,泰山,困龙山,直属,长虹,指南,三教庙,长春,同心,万树山 21个村,两个居委会,192个社,7400户,27800人,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1.6万亩。通信程控化,已实现村村通电话。
该镇依托曲水地处城郊地域优势,确立 “ 打造南充蔬菜畜禽产品供应基地 ” 为目标:以培育生猪、特色水产、肉兔为主的养殖,以豌豆尖、莲藕等时令蔬菜和油桃、枇杷等经果业为主的种植业;引导农民种植豌豆尖3000亩、莲藕1400亩,充分利用青居电站修建形成的1000亩河滩地,广种早玉米、四季豆、海椒等蔬菜,为市民提供蔬菜600万公斤以上;以金兆牧业公司养殖基地为依托,发展年饲养母猪10头或出栏生猪50头的大户15户,全镇养殖母猪规模达2500头以上,出栏肥猪1万头以上;以天宫山村为核心发展肉兔养殖,年出栏肉兔4000只以上;依托铭鑫水产养殖合作社,探索推广 “ 公司+基地+农户 ” 模式,以明星村、明月村为核心发展大闸蟹养殖,力争全年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