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韵求蒙
《切韵求蒙》
书名。一卷。清梁僧宝撰。
作者本名梁思问,字伯乞,号寒白退士。广东顺德人。
书刊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与《四声韵谱》相辅而行。
大致和《韵镜》、《七音略》一类等韵书相同。纵分四格,表四等;横分二十三行,统括三十六字母。
《广韵》系统中,止、蟹、果、假、遇、流、效七摄,只有平上去三声,无入声。而本书注出这一类入声字,大部分是和去声有关的。
一根据谐声。如“废”去声,从“发”得声,“发”是入声。
二根据又音,如“塞”去声,又音“苏则切”,入声。
三根据字形分化,如“债”去声,古亦作“责”(侧草切)入声。
四根据通假,如“霸”去声,古通“伯”(博陌切)入声。
本书可供研究上古音的参考。原刊本流传不广,有1955年古籍出版社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