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呗 <动>

佛教经文中的赞偈,为梵语 腰瓿thaka(呗匿)音译之略。印度谓以短偈形式赞唱宗教颂歌。后泛指赞颂佛经或诵经声[Buddhist singing]

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经师论》

又如:呗佛(诵经礼佛);呗音(诵经声);呗唱(唱偈颂经);呗偈(赞唱颂偈);呗声(诵经唱偈声);呗赞(赞颂佛的功德)

呗bài[梵~](fàn-)〈名〉佛户教徒念经的声音。

────────────────—

呗bei 1.助词。表示事实或道理明显,易于了解。 2.助词。表示勉强同意或无所谓的语气。

────────────────—

呗,表示黎族古老的竖吹双簧气鸣乐器。广泛流行于海南岛乐东、东方、昌江一带,是黎家在婚丧嫁娶、庆贺年节或狩猎等喜庆、娱乐和热闹场会常用的主要乐器。

呗:黎语音译,并有“利拉罗”之称。黎族人民古老的竖吹、双簧气鸣乐器。广泛流行于海南岛乐东、东方、昌江一带,是黎家在婚丧嫁娶、庆贺年节或狩猎等喜庆、娱乐和热闹场会常用的主要乐器。

最早的呗是黎族人民模仿唢呐制作的,它身和喇叭口都用木材制成。但在四季常青的海南岛,有着得天独厚的竹林,所以后来黎家便采用竹材制作。

呗是由6或7段大小、长短不同的毛竹管,由大到小依次套接而成,长约25厘米左右,外形有如细高的小塔,管上开有7个音孔(前6后1),在管的上端安着用荔枝叶卷制而成,下端的喇叭口,多用当地的 一种麻卷制而成,有时也用树叶或纸卷成。

呗不仅造型、演奏姿势和方法与唢呐差不多,发音也有些相似。就音质而言,唢呐高亢、明快,带有金属的音色;而呗则清亮、柔和,具有悠扬、甜美的音色。呗的音域较宽,表现力丰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