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毛公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西周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

通高53.8厘米

清道光年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思想变革

毛公鼎是西周宣王时(828~782B.C.)的一件重器,因器为毛公所作而得名。

器形作大口,半球状深腹,兽蹄形足,口沿上树立形制高大的双耳,浑厚而凝重,整个器表装饰十分整洁,显得素朴典雅,洋溢着一股清新庄重的气息,反映了西周晚期文化思想的变革。

周王册命

毛公鼎腹内,铸有铭文32行,计499字,为现存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鼎铭记述了周宣王的诰诫,是一篇完整的册命。全文可分五段:

1、追述周代文武二王开国时政治清平的盛况,对比作鼎时时局不靖;

2、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

3、给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专权;

4、告诫鼓励毛公以善从政;

5、赏赐毛公车、兵、命服。毛公为表示感谢和称颂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为纪念。

鼎铭表达了周宣王孜孜图治的决心,对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历史很有参考价值,也是一篇金文(钟鼎文)书法的典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