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人生

讲师:释果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大师弘法于海内外,广受欢迎。目前大师以弘扬佛法禅学为己任,旨在帮助大家认清自己和人性,解脱痛苦和纠缠,寻求人生的智慧。
公元627年,玄奘师徒启程西行,踏上漫漫取经之路。途中历经磨难,终得真经...
今天,让我们随着释果宁大师,穿越时空 ,漫话西游禅悟人生!
第一集:唐僧师徒各自代表了儒、道、释思想的哪些含义
一、《西游记》里面所表现的心性学思想,即儒、道、释三家的思想
1、释(佛):西游代表走向西方,离苦得乐
2、儒家:治世的思想,即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
3、道家: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二、《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小龙马各代表着怎样的含义
1、孙捂空--人的心
2、猪八戒--人的情
3、唐僧--人的身体
4、沙和尚--人的本性
5、小龙马--人的意志力
第二集:心猿归正--心正齐天,心斜压山六贼无踪--六根清净乃取经之本
一、唐僧收服悟空(心猿),归正自己的七十二班变化的“心”
二、孙悟空将六贼打杀
1、六贼: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
2、悟空杀六贼,代表要做大事,首先要用心来克服自己的六欲
第三集:意马收缰--成大事之人,意志坚韧也悟空收八戒--成大事之人,要做到八戒
一、唐僧收服小龙马,达到心意合一
1、小龙马代表唐僧的意志力,此谓意马。
2、我们的意志,起初就像野马,只有确定了前进的目标,才能专心专意的取得真经。此谓收缰
3、心意合一,志向坚定。没有到不了的西天
二、悟空收八戒
1、猪八戒代表唐僧的习气和情欲,最终被悟空收服并另取名为“八戒”,意在人生的历程中要时刻用心来遵守人生的戒律,做到心与性的合诣,最终成就自己...
第四集:本性现前--沙悟净,我们每个人心里的那份净土团队完成--心、性、情、意、身一个完美的团队的组成
1、悟净代表我心乃净,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份真性,倘若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能够保持那份真性,心地明亮的为人处事,那么真经将近在咫尺
2、一个完美团队的组合:心、性、情、意、身合一。对于企业而言,唐僧师徒等人的组合,也不失一个好的团队:唐僧代表董事长;孙悟空代表总经理;猪八戒代表销售、公关;沙僧代表人事、财务;小龙马则代表企业的龙马精神...
第五集:三打白骨精--断掉情、爱、欲葆赤子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一、三打白骨精
1、白骨精的三个形象分别代表了唐僧的情、爱、欲
2、代表唐僧心的悟空将它们全部打死,说明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爱、欲,不要让其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
二、葆赤子之心
1、赤子在《西游记》中指的是红孩儿,在现实生活中则代表的是每个人的那份童心。一旦人生的路上遇到了适,那么我们一定要认清现实,要顺应事态,千成不要动被自己的“三昧真火”烧毁了
2、亲子之道--要成就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融合到一起来教育孩子,帮其保住那份童心
第六集:真假猴王--自已的真心与假心
一、真假猴王
1、真假猴王指的就是自己的真心和假心,真心一失,假心就起,所谓恶从心起。这也就引出了唐僧取经路上的又一劫难
2、这个故事所揭示出来的道理是一定要为了自我而活,要对自己真实,不要被所谓的虚荣心害了。只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真实才能助我们战胜一切障碍...
第七集:除蜘蛛精--断灭七情喜、怒、忧、惧、爱、恶、欲除却众心--人生成功的关键就是一心一意
一、断灭七情
1、《西游记》中的七个蜘蛛精指的就是七情,即:喜、怒、忧、惧、爱、恶、欲
2、这个故事绐告诉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做任何事都要身心合一,不要像蜘蛛一样左牵右挂...
二、除确众心
1、《西游记》中众心指的是唐僧取经到时遇难比丘国,国王受妖精蛊惑要唐僧的心来做药引子,结果被悟空打杀。。
2、这个故事警示我们人生成功的关键在于一心一意
第八集:九思成圣(上)--视、耳、色、貌、言、事、疑各自所思
九思指的是唐僧师徒将到佛国时遇到的九头师
1、视思明:当我们看事物时,要看清事物的真相,不要被事物的假像所蒙蔽
2、耳思聪:如果我们能管住我们的耳朵,辨别出真假是非,那我们将不再被外物所伤
3、色思温:色代表情绪,温代表喜怒哀乐皆不发。成大事,情绪控制要达到喜怒哀乐皆不发
4、貌思恭:貌代表形为,恭代表恭敬心。做任何事都应有一份恭敬心去对待
5、言思忠:言代表言语。此句意为不说谎话
6、事思敬:敬代表全力以赴。做任何事都应全心全意的去做
7、疑思问:“君子不耻下问”就为此理
第九集:九思成圣(下)--忿、见各自所思
1、忿思难:忿代表忿忿不平;当我们遇到别人对自己发火时,换位思考一下他的难处,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见得思义:君子看到的都是义,小人看到的都是利。无论别人给予了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3、道(仙):人+山,所以道家倡导的是就不食人间烟火,脱离现实
儒:人+需,人所需要的,是现实。是治世的思想
佛:人+弗,有和无的概念
第十集:即心即佛--历经艰险,终得真经
当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克服了自身的种种习气,终于成佛了
1、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只要懂得约束自己,终可成圣...
2、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用以警示大家,做人要心身合一,才能终得真经
3、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因为至终未戒掉吃欲,所以最终吸被封为使者
4、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因沙和尚代表人的本性,像金一样真贵,所以被封为金身罗汉
5、小龙马被封为天龙八部护法,小龙马代表人的意念,我们要时刻捍卫自己的意念,所以被封为天龙八部护法
《禅--生命的和谐》珍藏版 各集主要内容:
第一集 理性、情感、本能三者在生命中的关系
果宁曰:
当你处在内外的冲突中,同时被撕得四分五裂,内心充满了压力、苦闷、孤独 ,感到身心疲惫,难以承受时,.首先要弄清楚怎么迷失的,是如何被撕裂的,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是说杀人的屠刀,而是指执着这个念头,一旦放下就能彻悟...
第二集 禅--需要与欲望的区别需要是此时此刻的需求,是自然的需求;欲望就是你的欲念,向着未来在运动
果宁曰:
头脑是理性,要是过分的理性,缺乏心灵的感受和情爱,那么这种人是非常冷酷的...
需要是此时此刻的需求,是自然的需求...
欲望就是你的欲念,向着未来在运动,这就是欲望...
尚若我们生命的能量都被欲望所消耗掉了, 忽略了这个可以满足的东西,那么我们终究不会满足,只因欲望是无法满足的...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第三集 禅--男人与女人的和谐关系“爱”是占有,“情”是享有
果宁曰:
现在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幸福指数反而降低了,可见幸福的含义不是外面能拥有的,还是在于你心灵的感受...
古人的智慧:
“男”=田+力:用力量去征服土地
“安”=宀+女:房子里有个女人就安定了
“家”=宀+豕:房子晨养头猪,就是家了
“婚”=女+昏:男人遇到女人昏头了,就结婚了
“情”=心+青:人只要时刻有情,就会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果宁曰:
“爱”是占有,“情”是享有,只要婚姻能够按照“情→爱→欲”的方向发展,那么家庭就会和谐美好...
第四集 家庭和谐的要素“丈夫”:一丈以内是你的夫!女人应该多绐自已的男人一些空间
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
古人的智慧:
“丈夫”:一丈以内是你的夫!女人应该多绐自已的男人一些空间
“妻子”:妻子像孩子,男人对待自己的女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果宁曰:
你真的想找到那份和谐吗?夫妻之间真的要找到长久的恩爱吗?我们不但要理解到古人给我们的这些智慧,而且要从中去不断的感受,最终找到那个和谐的钥匙...
庭是这个社会组织的小单元,要是家庭和谐了,这个社会也就和谐了。
知己就是智慧, 所以一个人想要拥有智慧,不但要拥有知识,更应强化对自我的认知。
组建一个家庭或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把你的心性找到,看清楚自己...
第五集 生命的和谐心灵是慈悲和爱的源泉
果宁曰:
头脑 心灵、本能三者的相互包容相互接受,就产生了人的和谐。心灵是慈悲和爱的源泉...
当一个人孤独,焦虑、无助时,不是别人忽略你,也不是社会抛弃你,而是你还没有绐自已的心灵找到家,即:宁静、安详、自在
第六集上善若水(一)水--可柔可刚;水--不变随缘
古人智慧: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在禅者的眼中看来,每一个季节都非常的好,禅者懂得顺应,顺应自然、顺应天地的变化、顺应社会...
果宁曰:
当你需要表达你的情爱的时候,需要表达你对他人的关怀的时候,你要柔情似水;当你要断掉自己邪恶的念头,或是一些举止的时候,要像种决堤的洪水一样势不可挡,把它冲洗干净...
水,因为它从来没有固执己见,它会顺应你,但是当它顺应你的同时,它却把你给改变了。
仁者为什么没有敌人,并不是说天下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而是他根本就没有树立对手和敌人。
倘若你还有对手,那只能说明你自己还有问题,还有障碍还没有超越...
第七集 上善若水(二)水-居高居低皆平;水--无分别心
果宁曰:
当你事业、人生处于处于一个比较成功的状态的时候,要牢记“谦受益满招损”,要不断的提醒自己,我的这个成就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得意,而断送了自己...
当你事业平平,一事无成时,应怀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理去看世界,要相信机遇对众生都是平等的,不要自卑,自信就是成功的保障。高低贵贱存在于自己的心灵...
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烦恼,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痛苦和不安?因为我们分别,分别你我他,分别是好是坏,分别是得是失...
第八集 做好今天的你 因是今天 果是明天
果宁曰:
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来,未来还没有到来,是虚无缥缈的。在时间的长河中,唯有今天,唯有这个当下,是值得你好好去活的...
明天是因为今天才产生的,每一个明天都是因为今天变成的。所以明天的花朵开得怎么样,要看今天的根扎的怎么样,肥施的怎么样,才能看到明天那美丽鲜艳的花朵,那就是收获...
万事万物都像大海的波浪一样,只是个有形的东西,那个有形下面的无形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世界的本源...
第九集 禅修 宽恕别人 善待自己
果宁曰:
人生就像一幅油画,近看全是色块,但是远看却很美。这是由于有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当你隔得远再去看它,再去回味它,你会发现回味无穷...
宽恕他人就是在善待自己,要懂得怎么样去求得觉悟,怎样打开你的心量,破除我执...
第十集 感恩之心 常怀感恩之心 人生就快乐无比
果宁曰:
夫妻之间一定要相互感恩,哪怕对方在你饥饿的时候,只给你做了一次饭;在你寒冷的时候为你披过一次衣;在你病痛的时候, 为你递过一次药;在你无助的时候,曾牵着你的手给你过温暖和勇气。你都要身怀感恩,感恩你的另一半。因为夫妻之缘是一生当中最大的因缘…
一个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珍惜自己的人,他就懂得怎样去爱别人,珍惜别人。爱从爱自己开始,爱是不能占有的...
第十一集 什么是禅?禅是什么?真正的善恶在你的心里,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在做这个事情很重要
果宁曰:
凡人与圣人的区别:圣人的心是能转境的,凡人的心则被境所转...
改变一个人不是改变他的行为,而是要改变他的头脑
真正的善恶在你的心里,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在做这个事情很重要...
果宁小故事:
过去有个大文豪苏东坡特别好禅,又很喜欢跟一个名叫佛印的禅师斗智。有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诗请禅师欣赏,当禅师正在欣赏他所写的诗时,突然东坡先生发现有条狗正在咬骨头,苏东坡跑过去就把骨头从狗嘴里边抢出来,顺手扔在旁边的那条河里。狗马上冲过去,跳入河里继续去咬那个骨头。东坡拍一拍禅师的肩膀说:“狗咬河上(和尚)骨”。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佛印禅师面不改色,顺手就把他的诗扔在水里边说:“水漂东坡诗(尸)”,佛印禅师同样也哈哈大笑...
第十二集 禅不是宗教 禅是生命的和谐 心静则土静
果宁曰:
人生有两个命,一个命就是生命,就是你的身体。你的身体灭了,这个命就没了。但是还有一个命不是身体的,是心灵的,是智慧的慧命,这个命不在这个生死之中。倘若你真的懂得禅修,你就能找到这个命...
不要一生去获取那些都带不走的东西,我们可以去奋斗,去获取。但是不要把所有的生命能量,全耗到上面去了。留一点点给自己,这就是你善待自己的充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