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数学
数学奥林匹克活动已在我国普遍开展,奥林匹克数学研究也已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的数学系中,也都开设了“数学竞赛研究”或“奥林匹克数学理论”的必修或选修课。奥林匹克数学理论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数学教育分支。因此,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奥林匹克数学理论,无论对高等师范数学教育,还是对中学数学奥林匹克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来历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和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rmatical Olympiad=IMO)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
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近年来,我国各种以远远高于课堂数学教学内容为主的各种课外数学提高班、培训班纷纷冠以“奥数”的名号,使得“奥数”培训逐渐脱离奥赛选手选拔的轨道,凸显出泛大众化的特征。虽然不少知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发出了谨防“奥数”走偏的呼声,但“奥数”成绩与中学升学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奥数”内涵的扩大化趋势难以阻挡。凡是各学校、团体主办的各种杯赛针对性极强的课外数学培训统统披上了“奥数”的外衣,脱离课本、强调技巧成了“奥数”的代名词。直至初中、高中阶段,随着不断的淘汰,奥林匹克数学才渐渐回它的本质。
示例:
找规律填数:1.3.5.7.(9).(11)
巧填符号:4*4/4*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