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活性物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自体活性物质又称局部激素,多数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产生,然后,以旁分泌方式到达邻近部位发挥作用。它们在局部合成后,不进入血液循环,主要在合成部位附近发挥作用,且半衰期短暂。

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5-羟色胺和血管活性肽类(P物质、激肽类、血管紧张素、利尿钠肽、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和内皮素等)以及一氧化氮和腺苷等称之为自体活性物质。这些不同种类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结构和药理学活性,广泛存在于体内许多组织。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自体活性物质以及抑制某些自体活性物质或干扰其与受体相互作用的自体活性物质阻断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