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东

欧阳东,男,1965年生。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教授级高工。材料学工学博士。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82年9月起在华南工学院材料系攻读学士学位,1986年6月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9月至1989年6月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93年至199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起在华南建设学院西院任教,1998年评为高级工程师,1999年评为副教授。历任综合教研室主任、建材与路桥广州市重点扶持实验室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2000-2003年在合并后的广州大学工作,任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2003年10月起在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系工作,副系主任。2004年由广东省评定为教授级高工,2005年由暨南大学评定为教授,2008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欧阳东长期从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教学和产业化工作:
1992年,欧阳东主持的《广州钢铁厂转炉钢渣及其制备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的研究》获广东省建材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欧阳东主持《广东邮电大厦工程253米超高泵程C80混凝土研制》项目,提出了矿物减水剂的概念和理论,在广州第二高楼工程的施工中,成功解决了超高强混凝土粘性大泵高受限制的重大技术难题,研制出C80超高强混凝土并一次性泵上253米高度。《羊城晚报》等重要媒体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成果。 2004年该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入选广州市“十五”优秀建设科技成果。
2002年,欧阳东主持《机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及其在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应用》项目,提出了混凝土凝结硬化全程抗裂理论,研制成功补偿收缩聚丙烯纤维高抗裂新型混凝土材料,成功应用在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用量超过6万立方,在混凝土裂缝控制中取得良好效果。成果入选广州市“十五”十大建设科技成就。
2006年,欧阳东主持的成果《稻壳纳米结构SIO2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法国巴黎列宾国际发明金奖。人民日报第一版、光明日报第一版、新华社、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报道了这一成果。
2007-2008,作为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项目专家,主持和参与了西塔工程C100超高强混凝土400米以上高度泵送施工的各项主要技术方案的论证和审查。
2008-2009年,欧阳东主持研制成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应用于广州珠江新城310米的超高层建筑----广州利通广场工程。
欧阳东近年来主持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了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关键材料的研制;在《硅酸盐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获法国巴黎列宾国际发明竞赛金奖和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国际国内学术奖项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