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洹

一.
张洹,男,1948年11月出生;祖籍河北省;生长于安徽皖南徽州祁们县;现任暨南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87-1993在第一军医大学任教;1993年在暨南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工作至今;1994-1995年在英国曼切斯特Paterson癌症研究所从事一年访问研究; 1997-2003年间暨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获得部级成果两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奖二等和三等各一项),参加国家级特等奖研究工作;申报发明专利八项,四项已经授权;指导博士研究生毕业10人; 指导硕士毕业8人。主持和完成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科技项目十余项。发表中英论文170篇。研究方向:胎肝造血和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潜能的研究;靶向关键癌基因小分子核酸药物的研制。
二.

张洹,中国最杰出的行为艺术艺术家之一,1965年生人。现旅居美国。他在家乡河南学习油画,也曾教过艺术史,此后转向行为艺术这种更直接地与现实世界互动的方式。他的身体也由此成为他的表达手段和艺术语言。在上世纪90年代,张洹让人不安的行为艺术一度招来无数恶评和政府关注。在1994年作品《十二平方米》中,浑身涂满鱼油和蜂蜜的艺术家坐在一肮脏公厕中达1小时,蜂拥的苍蝇贪婪地围绕在他身上。批评家认为把这部作品映射了北京艺术东村、甚至其他地区的生活状况,以及在如此恶劣环境中顽强生存的意志力。1998年,张洹移居美国纽约,他又完成了另一项惊人作品——“生肉行走”——艺术家在全身贴满生肉片后走上街头,仿佛就像一块巨大的肉在行走。如此自我表达的作品赢得了许多喝彩。2001年的装置作品《和平》中,艺术家以自己为原型做了一个全身贴满金箔的裸体模型,并把这悬在半空中的人体模型当作敲击青铜钟的器具。这件作品在今年苏富比春拍中卖出40.8万美元的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