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皂角1挺(去黑皮,微炒) 枳壳(去瓤,麸炒) 川大黄60克(锉,微炒) 羌活(去芦) 木香(不见火) 橘红 桑白皮(蜜水炙) 香白芷各6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或生姜汤送下。

【主治】脾有实热,心腹壅滞,四肢疼痛,两胁胀满,大小便不利。

2

【来源】《卫生宝鉴》卷四。

【组成】三棱(炮) 广茂(炮) 黑牵牛(炒)各90克 白茯苓(去皮) 白术 青皮各45克 陈皮(去白)36克 木香 枳壳(麸炒) 半夏(炮) 槟榔各30克 。

【用法】上药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后用温姜汤送下。

【功用】理气消食,祛痰逐饮。

【主治】中焦气滞,胸膈痞满,饮食迟化,四肢困倦,呕逆恶心。

3

【名称】枳壳丸

【别名】牵牛子丸(《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组成】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牡丹1分,黄柏半两(锉),桂心1分,牵牛子半两(生用),甘遂1两(煨微黄)。

【来源】《圣惠》卷八十八。

【主治】小儿癖气,胁下妨闷,手足微肿。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2丸,以温水研破服之,1日2次。

4

【组成】枳壳4两(麸炒微黄,去瓤),苦参8两(锉)。

【来源】《圣惠》卷六十五。

【主治】一切风热生疮疥。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丸,食后以温酒送下。

5

【组成】枳壳(去瓤,麸炒)2两,牵牛子(拣择)4两(1半炒,1半生,捣罗取粉1两半,余者不用),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槟榔半两(锉),木香1分。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主治】三焦约。少腹肿痛,不得大小便。

【功效】调顺三焦,平匀气脉,消痰滞,利胸膈,祛风,利大小肠。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欲利加丸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