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胃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病因作胃大部分切除后,特别是作Bi lrothII式手术者,易发生残胃和吻合口的炎症。这可能是胆汁反流、缺乏促胃液素的细胞营养作用等因素造成。

在胃镜下,残胃黏膜的充血、水肿、粗糙、脆弱、出血和糜烂等炎症表现可一览无遗,而且吻合口炎症常更严重,故胃镜常诊断为吻合口炎、残胃炎。时间长了,残胃的萎缩性胃炎常很突出。胃的大部分被切掉了,具有门卫作用的幽门功能丧失了,小肠的碱性液体就可畅通无阻地反流入胃。由于胆汁对胃黏膜的“腐蚀”作用厉害,所以,残胃炎往往伴有胆汁反流性胃炎。重者还伴有食管炎。胸骨后烧灼感常提示食管炎症。胃大部分切除后残胃炎的发生率为95%以上。

检查本病在内镜下见胃体或胃窦都可出现多发的、伴或不伴中心洼陷或糜烂样的小隆起;组织学表现为淋巴细胞性胃炎。

治疗治疗一般予以胃动力药如西沙必利、多潘立酮等,及硫糖铝、铝碳酸镁。反流严重者需改作Roux-en-Y转流术。

残胃炎的发生除与胆汁反流有关外,Hp感染也起着重要的病因作用。对残胃炎的治疗,除积极采用抗反流措施外,同时加用抗生素杀灭Hp,将会进一步提高疗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