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彦波
谢彦波,中国科技大学78级第一期少年班学生。他跳过整个中学阶段,由小学直接进入了少年班。十一岁上科大。十五岁上科学院理论物理所读硕士,跟于录院士。十八岁读博士,跟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被看好有希望在二十岁前得博士学位。中国博士没读完,去普林斯顿,跟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安德森作固体物理理论。
谢彦波小时候家住在湖南医学院的家属大院里,父亲是湖南医学院物理教师。
一岁那年,他被送到乡下跟奶奶一块儿生活,快到入学年龄,才从乡下回到城里。谢彦波回到城里,对一切都感到既新鲜又陌生。他平时也不爱讲话,即使开口,连个第一人称的“我”也不会用。饿了就说?:“彦波要吃饭!”渴了就喊:“彦波要喝水!”妈妈叹气说:“这孩子,像个榆木疙瘩,长大准没出息!”爸爸不同意妈妈的看法,说:“彦波是外浊内清,引导得好,出息不会小呢!”
谢彦波上学后仍不喜欢开口讲话,老师问他问题,他也不回答,这个老师感到头疼了,把彦波的表现告诉了他爸妈。爸爸想了个主意,给他讲《小木偶奇遇记》的故事,彦波不禁问道:“小木偶遇到那么多麻烦事,为啥临走前不问问大人呢?“爸爸说:”因为它不爱讲话,所以就没跟大人打招呼。“打这以后,他要比以前活泼些了。可真叫他主动跟别人说话,还是羞答答的。 有天晚上,爸爸检查到谢彦波的作业,发现这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竟做起高年级的数学题来,彦波说:”五年级班里上课,我在一旁听了一遍就会了!“爸爸发现他接受能力强,求知欲也很旺盛,便指导他自学起来。 谢彦波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每天清晨6:15起床,经过十多分钟的体育锻炼,然后开始学习。放学回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晚饭后玩一小会儿,即开始超前自学数学1小时。晚上8:30睡觉。天天如此。每天坚持5个多小时的看书学习。学累了就去滚滚铁环。就这样,他在小学三年级就把初中的数学攻下来了,四年级就学完了高中数、理、化,到五年级时已开始钻研大学的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解答了数以千计的习题。
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谢彦波,参加湖南医学院子弟中学高二年级的数学竞赛,获得了第二名。参加长沙市高中生数理化竞赛,又获得了好成绩。彦波出名了。中国科技大学派专人来对他进行面试,结果发现他的数学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其他各门功课也都达到高中毕业水平。科大录取他进了少年班。 谢彦波大学毕业提前一年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的研究生,成为国内年龄最小的15岁的研究生,1987年12月获博士学位。现在中国科大作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