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神人纹两节琮

玉神人纹两节琮
良渚文化
尺寸:高6.7cm 孔径11.5cm-11.7cm
说明:玉料青绿色,局部有较重白色沁斑。体方柱形,两端各有一环形口,中心有一圆孔。玉琮外周四角皆浅浮雕神人纹,并用两道横弦纹相隔。上组四个神人纹,均用浅浮雕琢圆眼,眼外有兔耳形眼廓及不规则的回纹,锦地线条粗细不一;下组四个神人纹,圆环状双眼,三角形眼角,凸鼻,鼻上有粗细不规则的回纹。琮四面凹槽内刻有清乾隆皇帝诗一首:“虽曰饰竿琳与琅,置肩孰能当。近经细绎辋头错,遂以成吟一再详”。末署“乾隆癸丑春御题”及“八征耄念”和“自强不息”篆书印。唯因当时工匠不了解神人纹形象,故把诗文倒刻。
由此可知,玉琮至少在乾隆时期已进入宫中,乾隆时将琮孔加大并配上铜胎珐琅胆。从器的玉质及饰纹风格看,与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基本相同,故应为同期玉琮,是良渚文化宽矮式玉琮的代表,惟其上节饰纹略异,未见有同纹者,所知仅此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