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楚凤
百年身后画千秋
收到的《薛楚凤画集》,在文学艺术家评述文字中,齐白石大师的题词令人过目难忘:
此画法似大涤子笔情活活捉拿不住前朝画圣如见此幅三叹自知其版刻也白石大师品评画事,历来惜墨如金,现在对一幅画打这样的高分,并不多见。他的题词末句是:“乙亥冬齐璜”。乙亥是干支纪年,换算新历即1935年,白石七十三岁,薛楚凤二十四岁。青年画家一幅作品竟被提升到可与大涤子(石涛)比肩的地位更令人惊叹。薛楚凤自我评价说:“学石涛而不似石涛,不似石涛亦似石涛,似与不似之间,自有一角楼上人在也。”白石老人倾心赞许的这幅画,距今将近七十年,据画家的哲嗣薛健、薛嘉撰文说,他们父亲“早年喜作丈二大幅,晚年多作方寸小帧。”收入画集中的白石老人题词,共两件,另一件题“雏凤画存”四字,每个字大如鸡卵,应纳入大幅范畴。
为画集写序的鲁慕迅先生,是这样描绘薛楚凤晚年住家武昌的境遇:“斗室狭陋,仅一小条桌,笔砚书册之外,所余方尺许的桌面,便是他挥毫驰骋的自由天地。早年喜作丈二巨幅的他,这时也只能作方寸小品了。”
世事如天际风云变幻莫测,往后,画家在武昌自由驰骋的空间也没有了。画集的编者周翼南在集子中有如下的记载:1975年,武汉市外贸部门邀集老画家作画,用意在于将画换取外汇为国家增益。不久前惨遭造反派批斗的薛楚凤拖着多病和满是伤痕的身子来为国家效力。不久,反右倾风起,批黑线回潮,薛楚凤为国效力的作品成了批黑画的靶子,他被示众遭受摧残。次年四月,传出画家病重的消息,周翼南说“老友慕迅邀我去看望他,他的从外地赶回来的儿子在一旁流泪,我心中惨然。我同慕迅在简陋的病房默默站了一刻钟,我们知道这是永诀。不久,这位老人便离开多灾多难的人世,安息了。”
翼南与画家有过见面却未交谈的缘分,通过友人介绍,方知他是极有学问的长者,擅长书画篆刻,对文物鉴定也有高深造诣。但生活清贫,连买宣纸画画的钱也没有。不得已,便用包括香烟纸在内的各种小纸作画,这就是他“晚年多作方寸小帧”的来源。翼南敬佩长者风仪,决心筹出画集,传之后世,免得散失,湮没无闻。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十年惨淡经营,《薛楚凤画集》终于面世。
画集收入的山水、人物、花鸟达百幅,小帧放大,编者一一注明原件尺寸,煞费苦心,读者受惠,得到赏心悦目的效益。630×75厘米的“长卷”,横跨画集两页版面的《江天无尽图》,浩渺的江天,水上的帆影,疏密有致,体现了画家艺术手段的高超。画幅上端有作者的题跋:
尝见作长江万里图或溪山无尽图者,率皆以片断景物联缀成长卷,如弧光照象,对之若正墙面立,神为之囿,气为之塞,虽曰万里,虽曰无尽,实乃咫尺眼前,一览便尽矣。窃以为所谓万里,所谓无尽者,应不在多景,而在气象,一溪丘壑,亦自能有其万里无尽意,然亦必似此之万里无尽,乃真吾所谓之万里无尽也。此图但曰江天无尽,水天一色处,奚啻万里哉。
精于绘事的编者读者撰文赞誉:“这段题跋可视为薛先生的画论,可以看到他有何等的眼界,何等的胸襟,何等的眼识。”
画家二十多年前过世的,他创造的精神财富会像汩汩不息流泉给后人艺术享受,他虽死犹生。遗憾的是他七十四岁辞世时,再过些日子,十年浩劫就要烟消云散,灿烂辉煌的岁月立即到来,他没挺住到这一天就匆匆走了。
不幸中的大幸,他存世的小帧作品没有散失殆尽,终于辑集成册问世,不仅对他是最好的纪念,还起到薪尽火传作用,为画坛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