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学院简介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2004年10月。由原贵州大学经管学院经济学系和原贵州工业大学经外学院经济学系、会计系合并而成。原贵州大学的经济学系成立于1986年,1997年8月原贵州大学与贵州农学院合并时并入原贵州大学人文学院,2002年8月由人文学院的经济学系、经贸系、公共管理学系、旅游系组建原贵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贵州工业大学经济学系成立于1999年,后与贵州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合并成立经济管理学院,2004年3月经济管理学院的经济系与外语系组建原贵州工业大学经外学院。原贵州工业大学会计系成立于1999年。

贵州大学的经济学科在贵州省享有盛誉。经济学院是该省第一批政治经济学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是贵州省理论经济学学科的重要代表之一,是贵州省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基地,拥有一批全省一流的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

经济学院已与英国、美国、瑞典、菲律宾等世界各地的一些大学建立了学术联系。还与国内企业、银行、证券、高校、研究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经济学院将按照211工程大学建设的相关标准,努力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高水平的学术队伍,以一流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为贵州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1]。

学院领导党委书记:任登鸿 副教授

院长:龚晓莺博士 教授

副书记兼副院长:邓世荣高级政工师

副院长:王朝科 教授

副院长:李锦宏 副教授

副院长:洪名勇 教授[2]。

学科介绍经济学院有政治经济学和林业经济管理硕士点两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点(MBA)一个,与浙江大学联合办公共管理硕士点(MPA)一个;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本科专业7个;有金融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国际贸易和企业管理等多个成人教育专业[3]。

师资队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有教职工108人,专职教师8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0人,中青年学术骨干2人,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已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20余人,在读博士6人,在读硕士12人,硕士生导师11人,他们创造出大批高质量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科研成果,在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引进与研究外国经济思想和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以及探索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培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省内保持领先地位。在校本科生2673人,研究生168人(其中MBA学员78人,MPA学员53人)[4]。

教学科研经济学院有在研国家、省部级科研基金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一项、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长基金两项,省科学规划项目两项,省科技基金和教育厅项目四十余项),2001年以来出版专著12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5]。

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在2010年,把学院建成“博硕学”齐全,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院风优良,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研究型学院。具体目标主要有:

1、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基地和2个省级学科、2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

2、力争建成博士点1个;硕士点增加到6个,本科专业达到9个。

3、在校生规模。博士生10名以上,统招硕士研究生240名,MBA学生600名,普通本科生3000人。

4、师资队伍。专业教师150名以上,力争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5人,占教师的30%。40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中高级职称人数达到90人以上,占60%。

5、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上新台阶,学生升学率:硕升博达到20%,本升硕达到30%以上;教风达到优良水平,建有校外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6、科研工作。力争2010年在研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30项以上,横向课题20项以上。在研经费300万元以上。每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达到10余部。

7、力争学生一次性就业达到80%以上;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常年保持15% 。

8、每年有15名以上教师接受国内外培训、进修和挂职锻炼[6]。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