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民
教授孙立民,男,教授,博士,1960年生。1982年于山东大学获无线电电子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研究院、大学、高科技企业任职,研究领域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模糊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据有关资料显示[2]: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完成省基金2项,省教委基金2项。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在国际国内重要期刊及会议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7篇,ISTP收录1篇。[2]
茂名学院教授

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理学硕士,数学教授。
1986年7月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5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9月晋升为教授;曾任牡丹江师范学院数学系副主任、主任,黑龙江省数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高师数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10月调入茂名学院,任数学系主任,2007年5月起任理学院副院长。
主持研究的课题《师范院校理科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高等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被列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建设的《数学分析》课程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主持建设的《高等数学》校级精品课程被学校推荐为省级精品课程。已发表教改论文十余篇,多篇论文被全国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收录。编写教材三部;独创的“自由式思维教学法”、“反思性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
一直从事泛函分析理论的研究,据有关资料显示[3]:在国家级和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28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主持完成4项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利用有界变差函数成功地刻画了重要的核空间,解决了多年来许多数学工作者一直未能解决的绝对连续函数与弱绝对连续函数等价的条件,得到了不含C0巴拿赫空间的又一特征,受到《科学通报》和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撰写的专著《应用泛函分析》被确定为电子信息类硕士生、博士生教材,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9年被评为茂名学院第二届教学名师和师德先进个人。[3]
甘肃省张掖中学教师

孙立民:生于1958年5月,男,汉族,陕西省宁陕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师大地理系地理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张掖市政协委员。1982年2月至2001年5月,张掖地区育才中学工作,2001年6月起在张掖中学工作,历任张掖地区育才中学教导处副主任、教导处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张掖中学副校长等职务。后任甘肃省张掖中学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工作,高考会考工作,图书馆建设及管理工作,年级组、班主任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分抓教导处工作。直接从事张掖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曾在《张掖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曾在1992年全区高中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地理学科三等奖,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荣获全区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高中地理教学课件》荣获全区自制电教软件评比二等奖。2000年7月曾在cernet甘肃省网络中心举办的网络信息员主页设计比赛中获三等奖。
1996年10月被张掖地区行署确定为“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曾被张掖地委、行署授予“地区教学新秀”、“ 地区优秀教师”、“在全区科技进步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等荣誉称号。2003年12月被张掖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