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明

1.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导师性别 男
职务职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兼职)
招生院系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所属学科 机械工程(工业工程)
研究方向 1.知识管理与技术管理2.基于知识的系统设计与评价
个人简介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工业工程博士,台湾清华大学科技管理学院院长,台湾中国工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台湾元智大学创办人。专著三部,近年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30多篇。长期从事工业工程、生产力管理、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估等工作。是台湾教育部和国科会的资深顾问。
2.冶金部山东地勘局三队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简历】:
时 间: 1965.10-1997.12
工作单位: 冶金部山东地质勘查局三队
职 务: 总工办副主任
时 间: 1961.9-1965.6
工作单位: 山东泰安中高余煤矿
职 务: 人劳科负责人
时 间: 1960.8-1961.9
工作单位: 山东菏泽专员公署工业局
【学术或专业团体任职】
【研究或管理成就】
时 间: 1981-1991
成果或成就: 胶东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
参与的程度: 主持
【专著或重要论文】
出版或发表时间: 1995
著作或论文名称: 胶东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
出版机构或刊物: 山东黄金
出版或发表时间: 1991
著作或论文名称: 关于牟乳地区金矿床控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出版机构或刊物: 冶金地质动态,山东黄金
出版或发表时间: 1991
著作或论文名称: 胶东花岗岩体与金矿床空间关系及找矿意义
出版机构或刊物: 中国科学技术文库,冶金地质动态
出版或发表时间: 1981
著作或论文名称: 论胶东群地层与胶东金矿之关系
出版机构或刊物: 黄金地质科技[1986]刊
【介绍】
在三十余年的黄金普查找矿与管理实践中,曾参与主持向国家提交大中小型金矿
床地质报告17份(金储量近百吨),物化探报告10份,其中三份地质报告和一份物化探报告获冶金部一、二、三等奖;发表地质论文六篇,有关论文三篇.论文为我国第一次(75年)提出新的金矿找矿类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及地质特征,拓宽找矿思路;论文系统地论述胶东地区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动力,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其中"胶东花岗岩体与金矿床空间关系及找矿意义"一文被"中国科学技术文库"和"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中国改革与发展文鉴"选用.
3.舟山市林科所高级工程师性别:男
职务:所长
学历:大学
专业类型:渔农技术
从事专业:林业科研
职称:高级工程师
简介:
1984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一直从事林业科研、海岛植物植被资源调查研究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普陀水仙种子球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舟山海岛松材线虫病疫区树种更新与示范研究”、“舟山群岛野生观尝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及其开发利用”等省市6个科研项目,曾获省林业厅科技兴林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舟山群岛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与保护”、“自然光照下中国水仙的组织培养”、“浙江舟山群岛阔叶林资源现状及保护和发展”等学术论文10篇。被评为省先进林业科技工作者、舟山市先进林业工作者、舟山市农林系统十佳科技人员等,并入选舟山市111人才工程。
4.廊坊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男,196,年8月出生,汉族,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主任中医师,副院长。兼任:河北省针灸学会理事.河北省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针灸学会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廊坊分会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获廊坊市针灸知识竞赛第一名,河北省针灸知识竞赛第三名。发表学术论文21篇,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河北省“十佳”医生,河北省医德医风标兵,廊坊市十大杰出青年,廊坊市劳动模范。
主要技术特长:
针灸并用治疗多种病症,包括脑血管病(中风)及其后遗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麻痹性斜视、近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关节炎(管压增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咳喘、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胆囊炎、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失眠、荨麻疹、黄褐斑、带状疱疹、小儿疳积、泄泻,尤其在瘢痕灸预防中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等方面有独到经验。
5.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副研究员
男,土族,又名坚赞道杰,在读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68年9月18日出生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一个土族《格萨尔》民间说唱世家;1991年7月,毕业于合作民族师专藏语言文学系;1993年,他被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和西北民族学院选送至中央民族大学进修,师从于著名的语言学家黄布凡、马学良二位教授,在这里他得到了语言学、语音学和社会语言调查等课程的系统培训。于1993年开始了“格萨尔学”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自己,1998年考入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格萨尔学”方向的研究生,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9月又考入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格萨尔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王国明同志自1993年以来主要从事格萨尔学研究,专攻土族《格萨尔》的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工作。
一、出版的著作:
1、《土族〈格萨尔〉语言研究》 专著 约17万字,于2004年6月,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2、《格萨尔文库》第三卷《土族〈格萨尔〉》上册:(王兴先 王国明),记音对译、整理翻译、解题研究。共约103万字,于1996年6月,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3、《格萨尔文库》第三卷《土族〈格萨尔〉》中册:(王兴先 王国明),记音对译、整理翻译、解题研究。共约150万字,于2000年7月,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二、发表的论文:
1、《我的父亲和他说唱的土族〈格萨尔〉》,《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二期,“第四届《格萨(斯)尔》国际学术讨论会”宣读论文;
2、《土族〈格萨尔〉中的亲属称谓》,《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四期;
3、《土族〈格萨尔〉中的降魔故事梗概》,《格萨尔学刊》1998年第一期,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4、《影视民族学在调查研究中的作用》,《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四期;
5、《土族语天祝话亲属称谓简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三期;
6、《试论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增刊;
7、《“花儿”的意境美》,《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四期;
8、《天祝县土族婚俗试探》,《甘肃民族研究》,1999年第三期;
9、《试析土族格萨尔唱词中的藏语音位系统》,《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0、《土族〈格萨尔〉中土族语与藏语音系之比较研究(一)》,《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1、《土族〈格萨尔〉中土族语与藏语词汇的借用形式》《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
12、《我与土族〈格萨尔〉》《中国土族》2002年秋季号;
13、《土族〈格萨尔〉语言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中国土族》2003年冬季号;
14、《土族〈格萨尔〉的搜集、整理及其引发的几点思考》《格萨尔集刊》2003年
第六集,2002年参加“第五届《格萨(斯)尔》国际学术讨论会”宣读论文;
15、《土族〈格萨尔〉中土族语与藏语词汇的变异形式及其特点》《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二期;
16、《试论土族〈格萨尔〉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坛瞭望》,2005年春季号;
17、《著名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王永福》《中国土族》2005年夏季号;
18、《土族<格萨尔>的抢救与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三期;
19、《土族<格萨尔>的研究里程》《安多研究》,2006年第二辑;
20、《土族<格萨尔>中的语言特点及其学术价值》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1、《土族<格萨尔>的抢救与保护》《欧亚大陆诸民族史诗研究文集》(国际会议论文集),日本千叶大学《社科研究》,2008年2月;
22、《土族<格萨尔>在天祝地区的流传》 《第二届“藏族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
23、《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土族<格萨尔>说唱”》 《中国民族学集刊》,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二辑。
三、主持的科研项目:
1、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土族《格萨尔》说唱,来源:国务院、文化部,在研项目。
2、《土族〈格萨尔〉的抢救与保护》,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
四、参与的科研项目:
1、承担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格萨尔文库》第三卷《土族〈格萨尔〉》的抢救、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来源:国家新闻出版署,在研项目;
2、《新发掘的土族、裕固族<格萨尔>与藏族、蒙古族<格萨尔>比较研究》,来源:国家教育部,在研项目;
五、获奖情况:
1、《格萨尔文库》(其中包括《土族〈格萨尔〉》上册:二人合作,记音对译、整理翻译、解题研究)于1999年7月获得甘肃省首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于1997年6月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教委、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格萨(斯)尔》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并获得“在抢救《格萨(斯)尔》工作中作出优异成绩”表彰;
3、《格萨尔文库》(第三卷)《土族〈格萨尔〉》上册(王兴先 王国明)1998年10月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二届(1990——1997年)学术成果——佳作奖(二等奖);
4、于1999年5月由甘肃省教育委员会、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共青团甘肃省委员会评为“甘肃省高校校园十大科技新星”;
5、于1999年9月被评为西北民族学院“优秀研究生”;
6、于2000年8月由甘肃省李政道奖学金管理委员会经评选审定,本人获得“甘肃省首届李政道奖学金”;
7、于2001年2月,由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甘肃省学生联合会在“挑战杯”第三届甘肃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中本人的论文《试析土族格萨尔唱词中的藏语音位系统》获“挑战杯”一等奖;
8、于2001年2月,由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甘肃省学生联合会在“挑战杯”第三届甘肃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中本人的论文《土族语天祝话亲属称谓简述》获“挑战杯”鼓励奖;
9、于2002年五月,由共青团兰州市委、兰州市青年联合会、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日报、兰州晚报、兰州人民广播电台、兰州电视台、兰州有线广播电视台联合评选“十杰”“十优”活动中获得“第四届兰州市十大优秀青年”称号;
10、于2003年10月,《格萨尔文库》(一、二、三卷)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一等奖;
11、于2005年10月,获得“西北民族大学青年教师成材奖”,同年又获“甘肃省优秀青年教师成材奖”;
12、于2006年9月,《土族〈格萨尔〉语言研究》一书获国家民委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
13、于2007年3月,《土族〈格萨尔〉语言研究》一书获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4、于2007年7月,获得“西北民族大学青年教师成才奖”;
15、于2007年9月,获得“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材奖”;
16、于2008年9月28日,获得“西北民族大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7、于2008年12月9日,获得“西北民族大学2007-2008年度优秀博士研究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