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雨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白腰雨燕

鸟种:白腰雨燕 Fork-tailed Swift

学名: Apus Pacificus;northern whiterumped swift

雨燕目雨燕科雨燕属的1种,因腰白得名。又名白尾根麻燕,大白腰野燕。分布广,见于古北界、新北界、东洋界及大洋洲界。中国有两个亚种:一在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繁殖,另一在华中、华南一带繁殖,秋天南迁至东南亚,马来群岛以至澳大利亚越冬。

鸟种描述

体型略大(18厘米)的污褐色雨燕。尾长而尾叉深,颏偏白,腰上有白斑。与小白腰雨燕区别在于体大而色淡,喉色较深,腰部白色马鞍形斑较窄,体型较细长,尾叉开。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偏紫色。 叫声:嗡嗡地叫或叽叽喳喳,并有长长的高音尖叫skree-ee-ee。

分布范围

繁殖于西伯利亚及东亚,迁移经东南亚至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越冬。

分布状况

常见的夏季繁殖鸟。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西藏东部及青海;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中国南部、台湾、海南岛及新疆西北部。亚种kanoi繁殖于华中、西南、华南、东南及台湾。

习性

成群活动于开阔地区,常常与其他雨燕混合。飞行比针尾雨燕速度慢,进食时做不规则的振翅和转弯。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