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档案馆
●机构沿革琼海市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11月,时称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琼海县档案馆,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初建、撤销、恢复、再撤销、再恢复的曲折发展阶段。
1958年至1966年,是琼海市档案馆的初建阶段。1958年11月,根据海南行政公署决定成立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档案馆,琼海县也相应成立了琼海县档案馆,属股级单位,由中共琼海县委办公室,琼海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共同管理,编制三人,馆址设在县委、县人委办公大楼三楼,库房、办公室、工作间总面积不足100平方米。
1959年1月7日,中央发出《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琼海县档案馆改为县人委直属机关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列入事业编制,负责档案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研究、提供利用。
1966年5月至1980年4月,是琼海县档案馆被撤销阶段。“文化大革命”初期,琼海县档案馆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1968年4月,琼海县档案馆工作由琼海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直接管理。
1980年4月成立琼海县档案科恢复县档案馆,科馆合署办公,县委和县政府的直属科级机构,归县委办公室直接领导,编制四人。
1982年2月,琼海县档案科改为档案局。
1984年5月,琼海县档案局被撤销,由琼海县档案馆行使档案事业行政管理职能。
1985年6月,恢复琼海县档案局。琼海县档案馆新馆建成。新馆面积662.48平方米。其中一层设档案管理编研办公室、档案监督指导办公室、目录中心、保卫室、陈列室、阅览室、消毒间;二楼设档案库房、资料室;三楼设电脑复印中心、档案修复中心、档案库房。档案局(馆)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编制五人。
1992年11月,琼海撤县设市。琼海县档案局(馆)改称琼海市档案局(馆)。
1995年1月,在机构改革中,琼海市档案局被撤销,琼海市档案馆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归口琼海市委办公室管理,编制7人。内设两个室:档案管理编研室、档案监督指导室。
1998年6月,经全国人大《档案法》执法检查组的检查和全省贯彻、实施《海南省档案管理办法》后,琼海市编委发文恢复“琼海市档案局启用琼海市档案局印章”,琼海市政府发文任命市档案局(馆)正副局(馆)长。
2002年6月,琼海市档案局(馆)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馆内设备有计算机(二台)、复印机(两部)、空调机(三部)、切纸机、照相机、收录机以及吸尘器、吸湿器、温湿度器、电风扇、防火器(八个)、铁皮箱495节等,基本达到档案管理要求。
截至2004年8月,局(馆)共有职员8个,有5人具有大专文化水平,6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
●档案的来源、进馆方式琼海市档案馆的档案主要来源于现行机关和撤销单位。现行机关档案包括中共琼海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机关及其工作部门与直属单位,各乡(镇)委、乡(镇)府、部分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一九九0年前的永久、长期档案。这些档案根据有关规定定期接收进馆。撤销单位档案包括临时机构形成的档案,机构改革中撤销单位的全部档案,按其实际情况及时接收进馆。此外还接受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档案。
●档案总数量截止一九九五年底,已收藏77个全宗,11051卷档案, 上架排列总长度237.63米。其中建国前2个全宗,407卷,排列长度10.45米;建国后76全宗,10721卷,排列长度227.18米;声像档案10盒(张),相片档案6卷。
●档案起止年代本馆档案最早年代是1923年,最晚年代是1995年。其中谱类档案的形成年代是1932年;民国档案的形成年代是1923年至1949年;革命历史档案的形成年代是1942年至1988 年; 建国后档案的形成年代是1950年至1995年。
●档案种类、各类档案整理简况1、档案种类
馆藏档案按其内容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和人物档案四大类。文书档案是各机关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永久和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是馆藏档案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科技档案是基本建设、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本馆藏量较少;专门档案是各机关、单位在进行某种专门业务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其藏量仅次于文书档案,目前藏有人口普查档案、清房档案、地名档案、干部处分档案、干部党员落实政策档案、地形图档案等;人物档案主要是死亡干部档案、压缩干部档案。这些档案按其载体可分为纸质档案、胶片档案和磁带档案。
2、各类档案整理简况
(1)全宗设立
馆藏档案目前有 个全宗。民国档案设一个全宗;革命历史档案设一个全宗;革委会档案即1968年至1980年中共琼海县革命委员会设一个全宗;中共琼海市委、琼海市人民政府各设一个全宗;每个乡(镇)均设一个全宗;其他副局以上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均分别设一个全宗。
(2)全宗内档案分类
文书档案的分类主要按年度——问题、年度——机构分类。
革命历史档案由于量少,没有分类,只是把收集到的材料设立几个案卷作为一个全宗。
民国档案原来比较混乱,没有系统的分类,标题未能揭示卷内内容,且没有检索工具,不便于查找利用,加上纸张的破损,不及时抢救后果严重。因此一九九二年本馆在人手少、任务重、经费困难的情况下,集中力量,突击整理,重新更换了卷皮、拟写了案卷标题、编写了检索工具。整理后的民国档案设一个全宗,按机构分类。
科技档案目前仅收藏了126卷,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分类。
专门档案根据标准化管理进行整理,并按专业规定进行分类。
(3)全宗内档案排列
文书档案按年度顺序排列,同年度的档案按永久——长期次序排列;清房档案、死亡干部档案、干部处分档案等按姓氏编写顺序排列。
(4)档号编排
档号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卷内文件件号、页号。
全宗号的编排按档案形成的时间先后结合组织系统采用大流水编写,即全宗号顺序为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党群系统、人大、政府、政协、计划系统、农林水系统、工交系统、财贸系统、科学文教系统、军事、政法、乡(镇)系统。
案卷目录号以全宗国单位编排。若干年案卷目录装订成册编一个号,采用大流水。
案卷号的编排以全宗为单位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年度顺序先永久后长期编一个流水号;一种是永久卷、长期卷各设一个流水。
件号、页号以案卷为单位编排。
●档案完整程度及档案价值的简要分析革命历史档案数量少,收集不够全面,但反映了琼海人民在各个革命时期英勇斗争史实,反映了红色娘子军在党的领导下为求得翻身解放同反动派进行斗争可歌可泣的事迹。这些档案是编写琼海史志、研究妇女解放运动不可缺少的参考材料,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