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北宋推行盐钞法的后期,向商人额外勒索的一种方式。由于官府滥发盐钞,往往是有钞无盐。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变更钞法,改发新钞,限制旧钞的使用(只能领取末盐、杂物),贬低旧钞的价值,像两淮、两浙的东南盐,当商人纳钱领钞时,官府以搭配方式给钞(新钞七分,旧钞三分)。“客负钞请盐,往往扼不即畀,必对元数再买新钞,方听带给旧钞之半”,(《宋史·食货志下四》)。这叫作“对带法”。当时舆论认为这样的“贴钱对带”,是“剥下益上”的行为,“甚于盗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