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金川之乱
概述
大小金川之乱的有关碑文金川地区位于四川大渡河流域。
清乾隆十二年(1747),大金川安抚司莎罗奔出兵攻掠小金川地区,四川巡抚纪山派军弹压,反为所败。云贵总督张广泗、大学士讷亲继而督军进攻,然疲师半载,劳而无功。次年,高宗命傅桓为经略统兵进金川,旋派岳钟琪至大金川老营勒乌围说降莎罗奔,事遂定。
三十六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侄孙索诺木与小金川僧格桑复叛。四川总督阿尔泰兵阻打箭炉不进,赐死。大学士温福、尚书桂林督师进讨,连夺关隘,次年入小金川,旋转攻大金川。
三十八年,小金川降人复变,猛攻清军木果木大营,温福战死,全师大溃。寻清廷命阿桂为定西将军,调集精兵先克小金川,转而逐碉争夺,历时一年,始逼近大金川勒乌围。索诺木杀僧格桑求降,不允。四十年中秋夜,清军久攻破寨,索诺木逃至刮耳崖,次年出降,大小金川之乱平定。
战略意义自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确立对中国的统治地位,清朝的一统天下直至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平定四川大小金川之役后,才算宇内一统,四海清平。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文治武功。所谓“文治”,就是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战乱和王朝更迭后,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宁和稳定;所谓“武功”,是指平定了准噶尔、回疆、西南苗瑶及大小金川战役。经过这些平定叛乱、维护大一统的战争,蒙古、青海、西藏、新疆尽悉收入中国版图。云南、贵州、广东和川西北“改土归流”,除暴安良,地方政治得到改革治理,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这些边鄙地区的统治,清国势这才得以巩固。
在这些平定叛乱、维护大一统国家的战争中,平定新疆准噶尔和回疆的战争,用兵五年,耗帑三千余万两,辟地一万余公里;平定云、贵、粤的战争,前后用兵十二年,耗帑七千余万两,领土未有增加,但改革了三省政治;而平定大小金川的战争,前后两次,历时七年,耗帑七千余万两,杀张广泗、讷亲、阿尔泰、温福四员大臣,阵亡将士三万余人,杀抗命苗番两万以上,而所平定之地,不过是四川省西北部的深山荒野,纵深仅仅二百余公里。与朝廷大军作战的,亦只是人不满三万、武器装备非常落后的大小金川沿岸的藏民。
比较一下这三次大的平乱战争,大小金川之战实在是得不偿失,这其中一定有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当我们站在北京西山这圆形城堡之下,看着山坡上散布的座座碉堡而猜想它们的用途时,绝对想不到它们竟是乾隆皇帝专门为征讨大小金川而修筑的模拟战场。八旗军中的精壮将士二千余人组成的一支特种部队“健锐云梯营”,日夜在此演习山地战和攻坚战。这里就是乾隆团城演武厅。
为什么大小金川之战会打得这么艰苦?为什么乾隆要下这么大的决心平定大小金川?为什么要建立专门对付大小金川藏民的“健锐云梯营”并修筑一处模拟战场呢?
这就不得不大略说一说平定大小金川之战的经过及其对于清朝的战略意义了。
从表面上看,清廷出兵征伐大小金川的起因是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助女欺凌其女婿小金川土司泽旺,并不奉清廷四川总督和巡抚的约束。这样一件区区小事,且以大小金川偏僻弹丸之地,为什么会引动乾隆皇帝兴动四万大军,并从云贵调将前往督讨呢?除了速战速决、一举平定所谓“叛乱”的意图外,清廷最为惧怕的是汉人与藏人、羌人诸部接近,害怕明朝遗老遗少以孤臣孽子之心,选定天高皇帝远的大小金川为最后抵抗基地。平定大小金川同平定云、贵、粤的目的一样,主要在于清除反清复明的策源地,搜求潜伏隐匿于藏山羌洞的明朝遗民,打击支持反清复明的西南少数民族的武力,以求平定西南,使清朝江山长治久安。
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清军将帅极力搜求的是一位替土司出谋划策的汉人王秋。这位王秋卧薪尝胆,窜伏苗洞,老谋深算,不仅深得土司信任,甚至卧底清军督帅张广泗之侧,左右清军的战略部署,使清军屡屡遭挫。后来这一情况被密报到乾隆那里,乾隆大惊,囚张广泗至京并怒斩之。
王秋何许人也?反清复明之士也!他选中大小金川为最后抵抗地,不仅因为这里形势险要,易出难进,而且地产金沙,其民朴质,愿效死力,易于策动。
综合这些情况分析,完全可以把大小金川之战,看作是南明遗民抗拒满清的最后一战,而满清王朝和乾隆皇帝也是这样来看待这次战役的。所以乾隆才不惜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投入,不惜牺牲这么多将士,不惜杀其多员督军大臣,甚至在第一次平定纳降之后,又第二次出兵彻底扫荡。
乾隆皇帝本人对这次战役的关注和重视极为特别。当平定的露布飞马送达北京紫禁城后,乾隆皇帝竟亲诣东陵、西陵,礼泰岱,告阙里,受俘庙社,上皇太后徽号,勒碑太学和大小金川,文武官员依次封赏。如此郊劳备致,比对于开疆辟土者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因为乾隆知道,满清的一统江山这才算真心巩固底定了。
为什么乾隆要在北京西山建一个模拟大小金川的战场呢?
乾隆专门为征讨大小金川而修筑的模拟战场因为八旗兵习于平原、草原和沙漠的大规模战斗,善于骑射而拙于山战。
初时清廷以为大军压境,藏民束手就擒,没想到一败再败,师老饷靡,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小金川奇特的地形于清军极为不利。其地咫尺皆山,山岭摩天手插云,羊肠一线,纡折于悬崖峭壁之中,不得纵骑驰突。山道本多险隘可扼,藏人又设寨据险,筑垒成碉,皆砌石藏人于墙壁间,以枪矢擂石外击,旁既无路进兵,必须从其打击中通过,故一塞一碉,守以数人,竟有一夫当关,万夫皆阻之势。破之之法,则先须立栅自护,以次进逼。然后用炮轰之,或间道从其背后绝壁攀萝而上袭取之。
清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临时抱佛脚,在北京西山修了这座演武厅。团城演武厅及周围山上碉堡之设,正是为了训练一支习于山地战的奇兵。这支二千余人的奇兵终于在平定大小金川第二次叛乱时发挥了奇效。
清廷也从大小金川之战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把山寨碉堡设险之利,用到湖南以制苗,用到滇边以制“倮夷”,用到四川以制“生番”。后来在剿灭四川陕西回民之乱时,也用修筑碉堡的办法坚壁清野。真是吃一堑长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