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功德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分别功德论

【分别功德论】(梵Pun!ya-vibhan%ga)

【简介】

五卷,著者、译者均不详,本书译出年代不详,《后汉录》中记为失译,《历代三宝纪》卷二则谓译于后汉·中平二年(185),学界亦有以为系东晋之后译出者。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五,又叫作《分别功德经》、《分别功德论经》、《增一阿含经疏》。

【内容】

全书内容在注释《增一阿含经》之最初四品,其中〈弟子品〉集录许多佛弟子的逸事传说,并称赞他们修行的功德。书名题为‘分别功德’,或有列举佛弟子功绩之意。

全书要目如下:

(1)以香象喻阿难之所闻所知;

(2)迦叶救帝释一命的故事;

(3)阿修罗与其子站在海面上的故事;

(4)解说四种不可思议,梵志以树叶测知阿难有等智的故事;

(6)比丘与一女子的故事;

(7)比丘观身得道;

(8)阿难胞妹嫌恨迦叶;

(9)舍身饲虎;

(10)祇园精舍创建缘起;

(11)恶比丘陷佛;

(12)薄福比丘梵达摩;

(13)为全戒而不饮水之比丘;

(14)须罗陀教化梵志;

(15)比丘因女尸头发而开悟;

(16)婆吉利比丘因自杀而得道;

(17)阿难入涅盘;

(18)阿难背上生痈;

(19)长者之愚仆;

(20)优钵莲华比丘尼见佛;

(21)因念天而得至涅盘者;

(22)等会比丘入定,天雷地动皆无所闻;

(23)阿育王造作地狱;

(24)阿育王之弟念死得道;

(25)列举各德目中最殊胜第一的弟子及其事迹。

【评价】

本书虽属小乘论,然内容论及六度与十住,又认可大乘戒与小乘戒,在思想上与般若经颇为类似。日本学者神林隆净以为本书一方面代表部派中大众部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由《增一阿含经》转向初期大乘的般若经思想的迹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