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乡
乡镇概况
欢喜乡位于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政府驻地西3公里处,是吉林市城区西部近郊乡。为东经126°19′36″至126°20′35″,北纬43°48′20″至43°53′7″之间,海拔高度为203~665米。
地理位置
欢喜乡东部与吉林市西安路、长春路、松江西路末端毗连;东南部与小白山乡只有一河之隔;南部与前二道乡为邻;西部与大绥河镇的王和岭、石灰岭为界;西北部与通气沟相连;北部与越北镇接壤。距市区最近的是吉兴村、欢喜村、新兴村,最远的是铜匠村。
地形地貌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北部多山岭和丘陵地,铜匠、虎牛、新林3个村山岭较多,由西部、西北部向东部、东南部逐渐平坦过渡,东部是平原地。新兴村、吉兴村和吉沈铁路以东较低,海拔203米,相对高度462米,幅员面积90.35平方公里,成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比例。
历史沿革
欢喜乡境内有欢喜岭。清乾隆1754年,清帝高宗东巡至此,举目眺望,江城山环水绕,景色宜人,顾笑不已,故名“欢喜”。境内还有西团山子、骚达沟古墓群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欢喜岭迎恩台古遗址一处。长春路广场北部有冯家屯农贸市场,2004年在吉长南线出口1公里处,新建占地4万平方米的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和占地1.5万平方米的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西侧建有废旧钢材市场。冯家屯为市区8路公共汽车的终点站和吉长南线的起点。
1961年成立欢喜人民公社,隶属于吉林市郊区人民委员会。将白山公社的吉兴、远大、虎牛沟三个管理区,二道公社的下洼子、铜匠沟、新立三个管理区,永吉县大绥河公社的通气沟、太平岭两个管理区,船营区的新山管理区共计9个管理区组成欢喜人民公社。1963年将通气沟、太平岭两个管理区重新划回永吉县大绥河人民公社。1968年欢喜人民公社改为欢喜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欢喜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欢喜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欢喜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欢喜乡人民政府。1992年3月4日,吉林市政府调整区划,撤消吉林市郊区,将原郊区的欢喜乡划归船营区管辖,仍为欢喜乡至今。
下辖乡镇
欢喜乡辖有远大、虎牛、新林、欢喜、铜匠、下洼子、新兴、吉兴和新山9个行政村,72个自然屯,有5469户,26301人(含流动人口)。汉族居多,其中新兴村为朝鲜族村,虎牛村、新山村多为回族,其他村各有满族分散居住。欢喜乡幅员面积为90.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709.7公顷,菜田面积为610公顷,果树面积为735公顷。地势呈西南高、东部略平坦、西部为丘陵起伏状。石质兼白浆土壤。境内有西团山子、铜匠岭、王和岭、三道岭、尖山子及温德河等四条河流。主种蔬菜,兼种玉米、大豆、水稻等杂粮。
乡镇产值
全乡社会总产值66181万元,农业总产值253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053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