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波
一、文学词汇:曾波
cénɡ bō
1.层迭的水波。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巖兮水曾波。”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 洞庭 秋月生湖心,曾波万顷如鎔金。”
2.《楚辞·招魂》:“娭光眇视,目曾波些。” 洪兴祖 补注:“曾,重也。”后常喻美女的眼睛。 唐 刘禹锡 《观舞柘枝》诗之二:“曲尽回身去,曾波犹注人。”
二,教授曾波
曾波,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东北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荷兰乌德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为教育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生态学报》和《西南大学学报》编委。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计划一、二层次。主要从事环境影响与生物多样性,植物类群在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中的地位和功能及逆境条件下植物的适应和分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优势木本物种的生态分化,植物在干扰和损伤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及形态和生理适应,三峡库区岸生植物水淹耐受能力及其机理,三峡库区藻类生长与水体水文、营养等环境条件关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肯定和积极评价。近年来,主持荷兰乌德勒支大学重点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国家人事部和重庆市科技项目15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