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量预测
运输量预测 (traffic forecast)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就未来的旅客和货物运输量作定性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它是研究分析未来运输业需要担负的任务,寻求发展运输能力的目标和途径,研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运输量的合理分配和综合运输网建设,以形成合理的运输业结构的依据。做好运输量预测对于保证运输业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预测的运输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旅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以及管道运输的货物运量和货物周转量。运输量预测按期限通常分近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 5年以内为近期,5~10年为中期,10年以上为长期。
预测步骤
预测大致分为三步:①系统分析客货运输量和工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确定未来旅客平均行程延长或缩短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寻求它们之间关系数量上变化的趋势,掌握预测计算用的数据和成因;②调查了解预测期内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工农业生产等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分析引起未来运输量需求的因素变化的趋势;③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综合比较,确定预测运输量的速度和规模,力求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计算方法
运输量预测的计算方法基本上分为生产和运输比例关系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两类。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预测的具体计算方法又各有差异。并估计这些因素对未来客运量增长速度的影响程度,
货运量预测的计算方法 按生产和运输的比例关系法计算方法分为四种:①按主要工农业产品计算的运输系数法。根据报告期和预测期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量和运输系数的变化确定货运量。运输系数是工农业产品的生产量和运输量的比值,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分析掌握引起运输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推算未来客运量。产品结构、企业结构、运输业结构以及物资的产、供、销之间关系的变化等,再根据人口发展的预测,都可引起运输系数的变化。计算公式是: Y=∑XK 式中Y为预测的货运量;X为主要工农业产品未来生产量;K为主要工农业产品未来运输系数。②按农、轻、重产值计算的运输系数法。根据报告期和预测期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和运输系数变化确定货运量。②按人口平均乘坐率计算。分析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运输系数变化的趋势,按预测期内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产值运输系数,推算未来的货运量。再根据预测期的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计算公式是:
Y=M[AE(1+A)T+BF(1+B)T+CG(1+C)T]
式中M为预测期前一年实际工农业总产值;A、B、C分别为预测期前一年实际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E、F、G分别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运输系数;A、B、C分别为预测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T为预测期的年限。根据预测期经济发展情况寻求未来的客运弹性比值,③运输平衡计算法。分析历史上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同客运量增长速度之间比值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详细掌握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情况,包括生产量及其分布,进口或出口量,生产企业的产品自用量,其基本原理与货运量的预测相同。生产地、产品地销量,产品库存增减变化量等,按运输的十几种大宗物资分别编制运输平衡表,计算出主要工农业产品的货运量。④速度增长法。寻求未来运输弹性比值,在分析掌握以往较长期货运量增长速度的基础上,估计未来两者运输弹性比值的变动因素,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析历史上实际的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同货物周转量增长速度之间的比值,设想预测期的货运量平均增长速度,推算出未来的货运量。它表示工农业生产总值每增长1%,计算公式是:
Y=Q(1+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