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luò mò

落漠

1.落拓,潦倒。《宋书·王景文传》:“更思此家落漠,庶非通谤,且广听察,幸无复所闻。” 唐 李贺 《崇义里滞雨》诗:“落漠谁家子?来感 长安 秋。”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咸丰三年六月二十三日》:“与其郁郁于穷愁落漠,何如轰轰烈烈挥洒一番!” 丁玲 《团聚》一:“在少年时便显赫惯了,到这落漠的晚年,是很不快意的。”

2.冷淡;冷漠。 唐 陈鸿 《眭仁蒨传》:“鬼神定有贪谄,往日欲郎君饮食,乃尔殷勤。此知无复利,相见殊落漠。” 宋 苏轼 《率子廉传》:“公察其异,载与俱归。居月馀,落漠无所言,复送还山。”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第一景:“ 愫方 :(落漠地)我上哪里去呢?”

3.疏略;简略。《宋书·王微传》:“力作此答,无复条贯,贵布所怀,落漠不举。”

4.引申为失实。《宋书·王景文传》:“ 殷恒 妻,匹妇耳,闺閤之内,传闻事复作一两倍落漠,兼谓卿是亲故,希卿署,不必云选事独关卿也。”

5.张设;笼罩。 汉 杜笃 《首阳山赋》:“青罗落漠而上覆,穴溜滴沥而下通。”

补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该词为落寞的异形词,已停止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