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

简介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西南侧山前台地上,距北安市60公里。1060平方公里的地质公园内矗立着14座新老期火山,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拥有保存完整、状貌典型的新老期火山地质地貌,科学家称之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1719年至1721年爆发的最新期两座火山―黑龙山和火烧山产生的巨量熔岩阻断了白河发源地及古河道,形成了五个溪水相连的串珠状湖泊,五大连池由此得名。
概况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面积达72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质地貌类。地质公园内有14座火山,当中有12座在1200万年~100万年的地质时期形成,还有2座火山最后一次喷发于1719年~1721年,是中国最新的火山。当年火山爆发堵塞了河道,形成了五个互相连通的熔岩堰塞湖。
五大连池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时代最新的火山群。园区内有规律地分布着14座火山,其中12座形成于1200万年-100万年的地质时期,2座火山喷发于1719年-1721年,占地60多平方米,是中国最新的火山。
地质五大连池火山群各火山的熔岩岩性都基本相似,故我们将五大连池火山群富钾的碱性基—中基性火山熔岩都统称为“石龙岩”,五大连池位于东亚大陆裂谷系的轴部,它的形成很可能是在裂谷作用下的地幔柱上隆产生的。因此,五大连池火山岩对探讨地球板块活动和岩浆演化都有重要科学意义,同时对检测当地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重要。
由于火山喷发,五大连池地区形成了储量丰富的天然冷矿泉水。此矿泉水能饮能浴,低温无毒,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民间应用已有200多年历史,和法国的维希矿泉、俄罗斯外高加索纳尔赞矿泉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在生物多样性上,五大连池展示出火山熔岩上生命的占领和演变的生动过程,形成了独特、丰富而又完整的火山自然生态系统。目前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开发有7大旅游观光区,142个可视景点,独特的火山景观吸引来八方游客。2004年,五大连池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6万人次,成为黑龙江省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
形成五大连池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时代最新的火山群。园区内有规律地分布着14座火山,其中12座形成于1200万年-100万年的地质时期,1719年至1721年爆发的最新期两座火山―黑龙山和火烧山产生的巨量熔岩阻断了白河发源地及古河道。共占地60多平方米,是中国最新的火山。老期火山与新期火山相间排列,规模较大的圆台形火山与规模较小的岩渣堆、盾火山相依偎,圆盆状火山口、圆椅状火山口、漏斗状火山口、破裂状火山口、复合状火山口应有尽有,新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翻花熔岩、结壳熔岩交替出现,数量众多、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喷气锥、喷气碟世界罕见。最新的火山喷发堵塞了当年的河道,形成了五个串珠状溪水相连、倒映山色的火山堰塞湖泊—五大连池,享有“天然的火山博物馆”的美誉。
民俗风情五大连池在我国辽金时代无人居住,伴随着两座新期火山的喷发、五个彼此相连的火山堰塞湖的形成和疗效神奇的矿泉水的出露,才有游牧民族达翰尔人的迁入,后来汉人大量迁入垦荒种地,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五大连池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民俗风情。
保护2004年2月13日,五大连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