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瑛
北京大学教授(图)
女,1956年8月出生,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所长。1991年9月-1993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人口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 1988和1991年分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医学人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6-1995.12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热带病研究院人口中心从事人口与健康从事人口与生殖健康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博士后工作和合作研究。现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与人口科学合作中心所长(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联合国发展署、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署生殖健康亚太地区区域咨询团区域委员(RAP/WHO)、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及国内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国家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首席科学家、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合作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环境与生殖健康、卫生经济与管理等。1993年“中国SSR 和 CuT IUDs成本-效益分析”一文,被国家计生委科技司评为优秀论文”;1996年“节育措施在控制人口过程中的作用”一文,获北京大学第五届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1998年《生殖健康导论》一书获国家计生委和中国人口学会优秀专著二等奖;2000年获中国首届优秀博士后奖、“200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健康人口学的概念界定和内涵研究”一文获国家计生委和中国人口学会第六届人口科学一等奖;2003年获国家政府津贴;2003年评为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先进个人;2004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2005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自1991年留校工作以来,承担了20余项联合国机构、国家和基金会的人口与健康交叉学科的研究项目,编、著、译著作6部,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并为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和我国政府撰写了6部报告。专著《生殖健康导论》(1997)是联合国人发大会后中国生殖健康早期研究的权威著作之一,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国人口学会著作二等奖。近年来,获得教学奖和科研论文奖多项,并荣获首届中国优秀博士后奖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1年被正式聘任为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三大工程”之一——“中国出生缺陷综合干预工程”首席科学家;2002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人口与健康领域项目——“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与环境可控性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3年被聘为国家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咨询专家”;目前,她领导的“973”研究小组,正在开拓人口、环境、健康的交叉科学研究。在研究人口出生质量的研究过程中,整合国内不同机构和部门的研究资源,广泛团结跨学科人才,充分发挥大家相互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的积极性,在国内各个工作现场较出色的完成了研究计划。最近,提出了影响人口出生质量的“地理-微环境”假说,并提出改善中国人口出生质量的规划方案,被多个政府部门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