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四禅八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四禅(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

四禅八定
清愚

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之禅定,则色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一、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

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

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有了定,

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

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

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

禅定呢?

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

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

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

“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

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

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

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

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再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

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一、粗心住:

开始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

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

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

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

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

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

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二、细心住:

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

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经验的人,如果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半个

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在进

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

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

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

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

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四、未来禅:

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

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时发生的,

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

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

但是,有些人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

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

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

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

定一步一步地进入。

为什么第四步骤称为未来禅呢?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

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

禅、和四禅。

①、初禅: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

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

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

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

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满满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

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

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

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

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

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坦、瞋、痴,所以被称为

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

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

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

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

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

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

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②、二禅: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

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

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

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

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

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

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

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

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

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

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

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

“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

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

的平静。

③、三禅: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

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

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

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

智、乐、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

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

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

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④、四禅: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

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

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

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

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

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

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

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

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

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盘,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

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

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

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盘。佛弟子都

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

道。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

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

想非非想处定。

①、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

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

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

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

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

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②、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

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

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

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

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

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

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

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

(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

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

③、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

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

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

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

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

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

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④、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

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

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

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

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

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

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

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

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

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

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

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

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

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

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

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

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

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

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

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

入灭尽定。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

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

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为“缘”引发,就再也

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

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

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

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

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