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诗谋篇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名词解释】

作诗谋篇法,属于诗词技巧,取自刘铁冷著的《作诗百法》。由于文体的差异,作诗的布局谋篇与写文章的布局谋篇不同。在《作诗百法》中,刘铁冷的作诗谋篇法主要指的是起承转合,承袭的是古人对作诗法的论述。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对于作诗谋篇的方法,有云雾山人总结的《作诗谋篇十法》。分别有:1、习题法;2、依句法;3、依韵法;4、浑成法;5、推敲法;6、集句法;7、口占法;8、化用法;9、反意法;10、定题法。云雾山人说:“诗无定法,就是说前人并不会完全依据其中一种方法作诗。一首诗成,往往是混用各法。”

【技巧阐述】

◎作诗谋篇法作者:刘铁冷

诗家作诗以意为主,八首同一题,即八首为一篇,四首同一题,即四首为一篇,一首为一题,即一首为一篇。何谓谋篇?即起承转合是也。姑就一首之谋篇论,如绝诗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第三句为转,第四句为合。律诗第一联为起,第二联为承,第三联为转,第四联为合,此为法之一定者,知此可与言谋篇。

学诗之难,首在起句,起有数法,明起者,就题之本意说起,或明见题字,或不见题字均可。暗起者或就题之本原说起,或就题之关系说起,不明见题字,而题意自见,陪起者欲说此物,先引他物以引伸之证明之,反起者,从本题反面说起,而后归到正题。正起直起,与明起略同。

承者,承上句而说明之也。起句浑统言之,作一总冒。有承句而后题之意义始宣。仍留有余不尽之意。以开下转语。

转者,就所承之意。而转折以言之也。承句既申明题意,自不得不迫进一层,或推开一层说去,作法之有转甩所以见题义之不穷,自无举足窘步之虑。

合有结束之义,与转有开展之义相反。不知两相返适两相成。开展或溢出题外,有以结束之,则如题而止。

◎作诗谋篇十法作者:云雾山人

吾所言仅为初学者粗成诗篇法,欲成精品,须等各位才气、能耐及工夫之磨练。

诗法无定格,多方为之。诗文极短,而奇妙难成。有“一句诗吟成,捻断千根须”之说,有“语不惊人誓不休”之说,有“呕出心血”之说,有冲轿的故事,有推敲的故事,有惊梦成诗的故事。

数十言(字)中,化育万千。故诗易有成,而佳句难成,佳篇则尤其难矣。

所谓十法:

1、习题法

诗所最难者,订立题目。乌有题目,诗才难拢,结构难架。唐人擅诗,尤擅拟题。此说或有所不以为然。岂不知当今只学生,老师布置题目则知如何作文;让他自由作文则往往不知云何?!可知也。古人应制,从口而出。即如今坛子,参社则有作,自题则乏诗,非其谓乎?!习题法者,用古人旧题,仿而做也。

2、依句法

一般是偶得一句或一联,自以为佳,而后围绕此句(联)之意及韵格,凑成全诗。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可以为例。多为绝、律、短歌,短词。

3、依韵法

先定一韵,后围绕此韵之合韵之字而凑句,而合成全诗。多为律、绝。长律则必依此法。古人诗词游戏甚至全篇定韵字者,如红楼梦之白海棠社之所述。

4、浑成法

于韵熟捻,于情境之中突发而成,尤其易成绝句。多有后再加推敲者。李白似此法之本家。古人和“来”、“回”、“台”三字韵脚之绝句诗者尤多,盖此三字之韵易熟吧。

5、推敲法

于拟定题目中,先粗略成诗,而后逐字推敲,以合韵和求彩。贾岛推敲故事,说明此法。

6、集句法

偶尔得句则记之,得句至多,则能浑然凑成诗篇。有李贺骑驴背囊故事。

7、口占法

兴致所至,韵律无拘,不求严格,意思自然。与混成法相似。古人题中有“口占”二字者,多韵格不严,或语词轻浅,即此意也。

8、化用法

前人有成诗甚至诗意,我尽可借用。未字句式不可尽抄,而合乎自己作诗时的情景。如唐朝李益《宫怨》之化自王昌龄。

9、反意法

此法用于做反面文章。既对前人之诗文,有不同或想法看法,反其意而为诗。一般说难定意,故难结构。而在本法中,最易定意,所以容易成篇。

10、定题法

此为基本法和综合法。即在确定题目后,依据题目之喜怒哀乐、情绪之轻重缓急、故事之上下前后而决定韵类、篇法和结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