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魁
(1550一1635),字策廷,号海石,东莞鳌峙塘村人。万历十四年(1586)中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官名),后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在任期间,他清理了一些冤假错案,百姓感其活命之恩,为他建生祠。他巡抚福建,了解到当地要出兵支援朝鲜,劳师伤财,即启奏朝廷,免去福建水军支援朝鲜之举。万历二十七年(1601年)九月,奔父丧归里,不过两年母亲亦去世。在乡时,他曾捐赠白银350两给村民建房,捐赠白银1450两建宗祠。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徐兆魁复出,先后任河南道监察御史、浙江道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等职,曾担任会试、殿试监考官。万历三十九年告假回乡。万历四十四年后,他又先后出任太仆寺正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协院左副都御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天启四年(1624年)升任吏部左侍郎、资政大夫。天启六年,任刑部尚书。时魏忠贤把持朝政,冤狱屡起。徐兆魁因被阉党诬陷,被免去官职,隐居故里,卒于崇祯八年(1635年)二月,享年86岁。
徐兆魁乡居十余年,曾修改寒溪河道,开塘养鱼,兴建尚书府和徐氏大宗祠。他又将朝廷的赏金全部赠给东莞善堂。著有《疏草》、《诚求录》、《留余堂文集》、《未焚草》、《寄思居集》等著作。